“旺福叔,那地俺能不能要村東北頭兒那片挨著大荒山的那塊地?”
直到仲春二龍昂首的日子,司徒嫣看著封好的三大缸柿餅,想著仲春初五就又能夠進城賣東西贏利內心就美的很。實在她要的未幾,有個家,有親人,有瓦遮頭,冷了有衣穿,餓了有飯吃平平平淡的就好。宿世的她做過太多的夢,可到頭來卻枉死,連最親的人最後一麵都見不到,來了這裡,她隻想守著親人,過安靜的日子,至於將來會如何,她不敢想,也想不到,可起碼麵前她是歡愉的,並且她身邊的親人也是歡愉的,這就充足了。
村正又將交稅的事兒和司徒嫣和李大郎細細的說了,成丁按戶要租種百畝官田,年交粟50石;棉1500斤;穀20石;另有丁稅和戶稅:成丁每年50文;次丁每年25文。司徒嫣這類孤幼戶,按序丁算,一年也要交25文。戶稅每年絹2匹,這些都是要比及11月時再交。
第二天不到中午,村正就把李大郎的戶簿送了過來,司徒嫣將50文錢給了村正。有了戶簿,上麵另有二郎幾個的名字,四人總算不是黑戶了。今後交稅、納糧、退役、買地都能夠辦了。
出了正月今後,地盤終究開端有了些鬆動,村正家的牛要多等幾日才氣借給司徒嫣,司徒嫣找了一天將官田裡的荒草燒了,先讓李大郎幾個趕著騾子拉著犁,將後院裡的六畝地全翻了一遍。特彆是她要種水稻、養魚的三畝地,更是深翻了一遍。
“行,都聽旺福叔的。到時您把您家的牛借俺使使,您放心,租牛的錢俺一文都不會少給,並且包管把牛喂得飽飽的。”司徒嫣見目標已經達到,說些小話兒哄哄人還是不介懷的。
“你呀也彆太擔憂,這大郎本年剛行冠禮,普通不會讓這麼大的娃子去戍邊的。起碼也要過了18歲。”村正一時不適應,還把李大郎當個孩子看。
“還是早做籌辦的好!”司徒嫣冇有臨時抱佛腳的風俗,她喜好甚麼事兒都想在前,做在前,如許事光臨頭纔不會慌亂,也能有個萬全的籌辦。
村正見他勸了半天,司徒嫣還對峙本身的設法,就轉過甚去勸李大郎,“大郎,這類地的事兒你要想好嘍,這分的地肥些瘦些的可差著好些事兒呢,你可不能由著丫頭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