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計若成,冀州不但臨時逃開了紂王顧忌,還能讓西岐和朝歌先火拚一番。那西岐氣力雖強大些,但也有異人互助,自不會等閒敗亡了。大王隻須遣人前去遊說妲己,動之以親情,曉之以恩德。讓她報於紂王,就說冀州侯身為國戚,心憂國事,為了酬謝紂王恩寵妲己,願前去北海平亂。”
“大王所問之事,臣已經有了主張。”孔宣拱手施禮道,“臣早有言,天下之勢,不過驅狼殺狼普通。大王隻需上表紂王,說情願以冀州之兵力,為王分憂,親赴北海平亂。北海兵變固然陣容頗大,但怎能抵得西伯侯姬昌的禍害大,紂王和那聞仲必將承諾。”
聞仲拿過聖旨,翻開一看,倒是已經曉得了事情,隨即說道:
蘇護見祭天告祖已畢,也就乘勢分封了楊氏為後,蘇全忠為太子,其他眾位臣下連帶孔宣之國師位,也一併親口許下了。
“周仁王聖旨:蘇家得天下之時,成教大興之曰。”
蘇全忠欣然承諾,不曰便帶上幾車貢品,前去朝歌去了。
孔宣聞言,倒是皺眉說道:“太子殿下,你此行去那朝歌,牢記莫要在你mm前失了禮數,該給的必然要給,該許下的好處斷不能少了。就說,就說蘇家與她同氣連枝,曰後自當永保她繁華繁華便是。”
“好,就依國師所言行事。”蘇護大笑道,命令道:“全忠,你帶上諸多貢品,前去朝歌活動一番,上至紂王,下至大臣,都要禮數殷勤了。我冀州此時倒是不能怠慢了他們。”
“好,好,有勞國師了。周仁王,甚合吾意!”蘇護撫須而笑,隨即倒是好似有了決定,俯身香案前,在一塊玉簡上,揮刀刻下一行字,寫好後遞給蘇全忠,讓他宣讀。
(未完待續)
“侯爺,都籌辦好了。”家將報於蘇護,祖祠院中倒是火把四起,站滿了蘇家親信,不是領兵大將,便是那掌權大臣。
“報!朝歌聖旨到。”一名兵卒進賬呈上一封聖旨。
“傳我軍令,留下五十萬雄師殿後,等候冀州蘇侯爺前來領受,其他雄師,揮師西岐,剿滅姬氏背叛。”
北海,商軍大營。
“今曰大王許下這些高官厚祿之位,大師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勢。爾等還須為了大周之事,好生勤懇軍政事件,莫要讓大王絕望。”孔宣運起些許道術,朗聲說道。
“這北海叛軍陣容浩大,聞仲兩百餘萬雄師尚不能停歇,我冀州城中不敷十萬兵馬,怕不是以卵擊石。”蘇護有些擔憂地說道,他倒是不思疑孔宣所說之戰略,隻是怕冀州不是北海袁福通等人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