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黃金歲月_第十六章 打聽國庫券兌換行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張嘉莉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漿端到張嘉明麵前,說:“嘉明,等吃完早餐,姐姐帶你去市少年宮玩去好嘛?”

八十年代初,中心提出了乾軍步隊的年青化要求,當時候隻要你有真才實學,凡是能進入下級部分的法眼,凡是都會獲得汲引重用,以張偉群這篇文章的含金量如何會不獲得市裡帶領的賞識?隻可惜這篇文章卻為彆人做了嫁衣,便宜了投機取巧的劉騰達,讓這個小人一起坐到揚江市第三把手的寶座。

張嘉明來到爸媽的房間,看到爸爸的書桌上放著一遝文稿,文稿的稱呼為《淺析我市國企存在的一些題目以及處理思路》。文稿有近二十頁,內容詳確,舉例活潑,拿出的處理計劃也是實在可行的,應當說是一篇不成多得的好文章。

國庫券是由國度在八一年開端發行,是為國度籌集扶植資金的有價債券,每月從天下統統在職職工人為中強迫扣除,因為需求比及五年後才氣還本付息,有些急著用錢的家庭都會折價賣給收買國庫券的小販。

躺在本身童年期間的小單人床上,張嘉明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八點多,爸媽都已經上班去了,姐姐張嘉莉正在吃早餐,看到張嘉明從本身的寢室裡出來,因而號召弟弟從速洗漱趁熱吃早點。

張嘉明抬眼看了一眼窗外,發當明天淩晨的太陽仍然是從東邊升起的,他也很想曉得姐姐的快意算盤是甚麼,因而“吱喳”喝了一口豆漿說:“姐,很抱愧哈,我明天另有事,改天吧。”

張嘉明在郵局花了兩分錢買了一個大一點的牛皮紙信封,又花了四分錢買了一張郵票,把口袋裡的稿件放出來,在信封上彆離寫上寄信人與收信人的地點,貼上郵票丟進郵局門口的綠色大圓筒信箱裡,然後坐上一輛圓頭圓腦的公交車,直奔周偉所居住的鐵路三宿舍。

當時揚江市場上並冇有這類電光炮賣,當時候鐵路上的人從外埠捎來的鞭炮也都是分給親戚朋友,也冇想著拿到市場上去賣,張嘉明也曾經托周偉給本身家捎過兩掛電光炮,二百響的是三毛五一掛,一百響的是兩毛二一掛。現在,重新來過的張嘉明卻看到了這個商機。

張嘉明把家門鑰匙掛在脖子上,正籌辦出門,樓下不時響起的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又讓他想起了甚麼,他來到爸媽的寢室,翻開大衣櫃門,從墊衣櫃的報紙上麵取出一遝花花綠綠的紙劵,張嘉明至今仍清楚地記得,他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因為不懂事,曾經用它們疊過紙飛機,在捱了媽媽一頓揍以後,才明白這玩意是國庫券,幾年以後是能夠用來換錢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