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天侯夫人帶著她跟著侯爺去探病,太夫人當眾絕了她重回鬆鶴堂的機遇,侯夫人在她麵前就完整不裝了。
方嬤嬤歎了口氣,說:“事有剛巧,夫人派人去退親的時候,恰好碰到路公子的老友上門看望。”
“另有人說我們府上為了退親,不吝讓仆人私闖民宅,掠取婚書,還把那路家公子給打了。當真是冇法無天。”
今兒來的柳眉女人,十七八歲的年紀,唇紅齒白,杏眼桃腮,妝容濃淡適宜,看著養眼得很。琵琶彈得不錯,唱的小曲兒也好聽。
閔喬氏搖點頭,輕嗤一聲,“也是他們不利。”
不過,現在這模樣也冇好到哪兒去就是了。
從太夫人接二連三回絕讓她歸去開端,侯夫人對她的態度就變了。
“夫人息怒,奴婢也不曉得路公子的朋友會剛巧在阿誰時候去看望他。還請夫人明察。”
飛絮跪在地上,低垂的眼瞼中充滿了恨意。
“加上派去的人措告彆事都有些張狂,這才叫人拿住了話頭,鼓吹開來。”
而阿誰揚言要娶她的吳城,卻在碰到她時視而不見。乃至在她要主動上前的時候,用心繞開。
***
其他作陪的幾個小丫環也乖覺的退了出去。
如此一來,外人即便是罵宣平侯府背信棄義,怕不是也要勉強誇一句還算刻薄。
閔喬氏閒閒的看著她,語氣渙散的說道:“都多大的年紀了,如何還跟小女人似的,碰到點事兒就焦急上火呢?”
閔喬氏也冇放在心上,持續聽曲兒賞美人。
見到方嬤嬤這模樣,閔喬氏心知有事。因而抬手打斷柳眉女人,“本日就到這兒吧。”
“行了,名聲又不能當飯吃。我都不在乎了,你這麼在乎做甚麼?”
柳眉女人起家施禮,抱著琵琶退出了暖閣。
你問小丫頭能聽懂啥?
餓了,手邊有每日不重樣兒的糕點生果。渴了,三步開外的暖爐子上就煨著茶水、甜湯,愛吃啥吃啥,愛喝啥喝啥。
明天聽聽瘸腿盲眼父女二人組說故事,明兒就聽聽翠紅軒清倌人彈琵琶唱小曲兒,後兒再請個角兒出去唱戲聽。
閔喬氏現在是真不在乎了。誠懇說,她還巴不得看到閔榮和吳氏焦頭爛額的模樣呢!
當然,這些事自有未佳籌劃。閔喬氏就儘管放心養病,閒暇無聊時就聽聽故事,聽聽小曲兒,日子過得優哉遊哉。
幾天以後。
見到閔喬氏一派氣定神閒的模樣,方嬤嬤畢竟還是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