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場接待所,楊賓租的是兩間屋子,相稱於個辦事處,辦好了貨以後就通過火車發到河北安國,他每年也不常在這裡,有個年青的員工賣力在這收貨付款。
“大爺,就剩下這幾兩小河蝦了,不值當賣了,你拿著吃了吧。”
“楊經理彆擔憂,已經送林場保衛科了,估計起碼也是十年起步,短期內出不來了。我過來呢是談點買賣,我在村裡收貨,轉頭送你這裡來,你看看行不可?”
“收貨賣貨,這隻是最簡樸的弄法。藥材大量上市的時候收貨,然後庫存,比及利用淡季了再出售,如許利潤能高出很多。偶然候一千塊錢,囤幾個月,能賣出三四千的錢來,遠比收貨贏利。”
“這個你放心,有的大宗藥材,一年用量幾十萬斤呢,野生的已經完整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都要野生蒔植了。像人蔘、丹蔘、金銀花、板藍根估計今後都得蒔植。特彆是金銀花,感冒發熱、驅蚊、涼茶都用獲得,代價很好。”
“多謝楊經理,我們先走了,過幾天我們送貨過來。”
楊賓拿紙筆寫了三十多種長白山常見的藥材,大多數收貨價都是在七八毛錢如許。在村裡收貨價也就是三四毛,利潤起碼對半。當然了,這個代價是顛簸的,它不是一成穩定的,有淡淡季之分。
“那三小我呢,措置好了嗎?”
楊賓已經換了一套中山裝,聞聲聲音趕緊出來。
劉夏蓮模糊記得八七年的時候,出了一支一百一十年的人蔘,被本地的一家酒廠以一百七十萬的代價收買了,現在方纔鼎新開放,錢還冇暢通開,五萬塊錢也是天價了。
“那勞煩楊經理給寫個代價單,我記好了,歸去好收貨。”
楊賓拿了五百塊錢放桌上:“阿誰夏蓮,這五百塊錢你先拿著,算是預付款,等轉頭用貨抵。”
常常來早市的人都熟諳這個攤位了,代價不高,但是漁貨新奇,以是賣的也快。
“好嘞,多謝大爺了,走了哈。”
“楊經理在這裡嗎?”劉夏蓮敲了拍門。
“不對,是五萬塊,必然要挖好的,破壞了可冇這價的啦。我送你幾個大木頭盒子,采了以後裝入鹿皮袋子,然後放在盒子裡,如許就不輕易損毀了。另有就是要快,如果彆人先送來了,你後送來這可就不值這麼多了,這是有位大客戶給家裡白叟買的。”
這在之前那就是投機倒把,現在鼎新開放了,私家能夠買賣草藥山貨,村裡鼓勵村民進山采藥、打獵贏利,但是一樣的,很多村民冇有專業知識,不懂打獵采藥,進山憑白無端丟了性命,整小我出來,半小我出來,有的乃至骨頭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