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回得找奶奶幫手了。奶奶每天過來,曉得本身在看書,也曉得本身在練字。讓她給買些文具,應當不是甚麼難事。
《數學奧林匹克》這本書,夏小語一邊看,一邊用紙筆演算。
家裡的鋼筆是豪傑616,比較好用,不需求再買。至於墨水,夏小語不籌算再買藍墨水,就買了一瓶豪傑碳素墨水。但是碳素墨水輕易堵筆,夏小語就籌算把家裡的那支豪傑616洗潔淨,束之高閣。那用甚麼筆寫呢?夏小語看到了蘸水筆,這是上輩子後代夏小語一向尋覓,但是再也找不到的筆。外出,帶鋼筆合適。假定隻是在自家寫字,用蘸水筆最好了。彆的還買了兩個筆尖,用壞了能夠替代。
除了數學,另有一科,也是需求不間斷的學的,那就是――英語。實在,夏小語並不崇洋媚外,不是非要學英語不成。隻是有句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固然夏小語很喜好學這些知識,但是卻不會廢寢忘食地學。每次最多隻學半個小時,然後閉上眼睛歇息一下,或者活動一動手腳,或者去看看兔子。
三堂哥的初中英語講義,是從零開端學的,內裡的文章比較簡樸,能夠先把它們讀熟、讀透。今後有機遇,再找彆的書來學。歸正另有本簡易的英語詞典,偶爾看看詞典也是不錯的。
奶奶看了看夏小語,想了想,說:“過兩天就是趕集日,我帶你到鎮上去,給你買筆和本子去。”
條記本比較難挑,因為有一些條記本是洇水的,隻能用圓珠筆或者鉛筆來寫。就像宣紙,分生宣和熟宣。生宣是洇水的,熟宣,是生宣用明礬水煮過後製成的,不洇水。文具店有水,夏小語謹慎地把一點水沾到條記本的最後一頁的角落,辯白本子是否洇水。
彆的,夏小語還買了十支中華鉛筆,此中五支HB,五支2B。為了削鉛筆,就買了一個轉筆刀。彆的,還買了一盒彩色鉛筆,也是中華的。
但是,畢竟夏小語冇有體係地學習英語,瀏覽量也少。達到一個瓶頸以後就再也學習不下去了,也偶然再學。
這一次,夏小語籌算用學習小學語文的體例來學習英語。就是不竭瀏覽英語文章。口語發音,夏小語是不怕的,上輩子本身的英語發音就很精確。對於詞彙,夏小語也是不擔憂的,為了測驗,統統常用的詞彙都學過了,包含一些比較難的本科詞彙都學了。
夏小語高興地笑了,抱著奶奶的手,說:“感謝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