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的震驚從腳下傳來,緊接著是沉悶的爆炸聲。防爆間裡刹時充滿白霧,警報聲刺破耳膜。當煙霧散去時,操縱檯上隻剩下兩具焦黑的軀體。
上午9點整,灰色小樓地下室。
謝一揚終究轉過身,嘴角勾起一抹嘲笑:“籌辦歡迎客人。“他翻開玄色條記本,在新的一頁寫下:
謝一揚走下直升機時,山間的霧氣還未散去。基地深處那棟灰色小樓裡,兩名烏克蘭專家已經被“庇護“了三個月。
深夜11點,漢口老租界區。
十二塊螢幕同時播放著環球各地的畫麵——莫斯科克格勃總部增派了行動組;北京俄羅斯大使館召開告急集會;緬甸軍剛正在燃燒工廠檔案...
兩名烏克蘭專家被帶進房間時,神采慘白得像紙。三個月不見天日的拘禁餬口,讓這兩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兵工專家形銷骨立。
窗外,一架民航客機掠太長江上空,機翼反射著赤色的落日。
307房的窗簾微微閒逛,對準鏡的十字線已經對準了遠處的揚帆大廈。而在大廈地下三層,監控螢幕正閃動著警報紅光,張鐵柱的獨眼眯成一條縫:“老闆,魚中計了。“
謝一揚悄悄推過檔案:“很簡樸。第一,那兩個烏克蘭專家的滅亡必須被認定為嘗試室變亂;第二,揚帆個人儲存民用特種鋼的出產權;第三...“他頓了頓,“周明遠同道該升職了。“
張鐵柱的金牙在黑暗中閃了閃:“已經安排好了。專家家眷那邊...“
列印機嗡嗡作響,一疊疊通緝令從出紙口吐出。最上方那張的俄文下方,用中文標註著“極度傷害“四個字,照片裡的謝一揚穿戴剪裁得體的西裝,眼神鋒利如刀。
窗外,武漢的夜空烏雲密佈,一場暴風雨行未到臨。
“能夠。“謝一揚乾脆利落,“但有一個前提——那兩個烏克蘭專家的'不測'必須由軍方背書。“
“謝總,久等了。“劉將軍站在台階上,肩章上的將星在晨光中閃閃發亮,“環境有變。“
周明遠披著睡袍接起電話時,窗外還是一片烏黑。聽筒裡謝一揚的聲音讓他刹時復甦:“克格勃的通緝令已經收回,軍方籌辦如何措置?“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落日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桌上擺著兩份剛送達的檔案:一份是軍方出具的《特種鋼技術受權書》;另一份是國務院關於周明遠升任副部級的公示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