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_第420章 血衣標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三十多名犯人低著頭,機器地踩著縫紉機,氛圍中滿盈著機油和汗水的異化氣味。

武漢監獄,禁閉室,年青犯人被銬在暖氣片上,嘴角滲血。

管束乾部甩了甩警棍:“膽量不小啊?敢在出口貨上脫手腳?”

電話俄然響起,聽筒裡傳來周明遠的聲音:“老周啊,明天的頭版留個位置。”

獄方通報:“A-7418號犯人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滅亡。”

“您感覺,《明鏡週刊》會對這些感興趣嗎?”

長江日報社,總編室,總編輯老周盯著桌上的告發信,額頭冒汗。

“漢斯先生,”他對動手機說,“您是個聰明人。”

“謝總要捐建十所但願小學,”周明遠打斷他,“你說,是勞改犯首要,還是孩子們首要?”

話音剛落,禁閉室的門被推開。

同一天,德國卡爾公司簽收揚帆服飾的“優良訂單”,並回函:

武漢第一監獄,縫紉車間,年青犯人的屍身在淩晨被髮明。

“查查這批貨是哪個監區做的。”他順手把衣服扔進質檢筐,“把刻字的犯人找出來。”

電話裡,謝一揚的聲音帶著笑意:“每件夾克我多付您5馬克‘保密費’,彆的……”

漢正街船埠,走黑貨輪,淩晨三點,二十個集裝箱被吊裝上一艘巴拿馬籍貨輪。

“發明又如何?”乾部嘲笑,“謝總有體例讓洋鬼子閉嘴。”

張鐵柱拎著一隻玄色皮箱走出去,箱蓋敞開——內裡是整整齊齊的三十萬馬克。

——漢正街的“勞改訂單”與德國黑幕

“救救我,我在中國監獄被迫勞動。——編號A-7418”

他撥通了一個香港號碼:

犯人們冇人敢昂首,手指在布料上飛速穿越。

傳真機嗡嗡作響,吐出謝一揚親筆署名的捐贈和談。

信裡夾著監獄犯人的血書,和德國海關的質檢陳述。

標簽內側,用極細的線縫著一行德文:

張鐵柱站在船麵上,疤痕在月光下泛著寒光。他手裡攥著一份德國客戶的傳真:

揚帆個人總部,質檢部,謝一揚拿起一件剛送來的樣品,指尖摩挲著標簽邊沿。

角落裡,一個肥胖的年青人偷偷瞥了眼縫製的標簽——“揚帆服飾·Made in China”。

“周書記,這報導恐怕……”

犯人抬開端,眼神安靜:“你們就不怕德國人發明?”

貨輪緩緩駛離船埠,船身吃水線比平時深了半米——這批“特彆訂單”裡,有2000件是監獄出產的“心血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