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_第401章 光穀的資本絞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吳教員,國開行的專家團明早到。”暗影裡走出個穿白大褂的年青人,胸口彆著光穀“童工培養打算”的電子工牌。他遞來一杯咖啡,杯底沉澱著玄色顆粒,“周書記說……專利局的火警警報該修了。”

1994年6月5日,武漢光穀本錢大廈,暴雨如注。

半夜12點,電子城開業慶典。

暴雨中,謝一揚俯瞰長江。對岸的武漢關鐘樓傳來半夜鐘聲,聲波震碎了電子城玻璃幕牆,暴露前麵成捆的“陰陽標書”和澳門賭場籌馬。

“陳主任,這批鐳射設備能用在三峽大壩焊接工程。”謝一揚推過一張支票,票麵金額處的防偽油墨,實則是用老陳兒子賭債欠條上的血指印調製的。

淩晨1點,中科院武漢分院專利局。

謝一揚剪斷紅綢的頃刻,懷錶警報淒厲響起。百貨大樓外牆俄然龜裂,劣質鋼筋中排泄X-370病毒載體,將“楚商電子”的LOGO腐蝕成賭場輪盤圖案。

謝一揚輕笑,鋼筆尖戳進和談末頁的油墨。這筆存款,是給“楚商係”棺材釘上的最後一道金邊。

上午10點,國開行武漢分行集會室。

檔案員老吳的眼鏡片上倒映著電腦藍光,螢幕裡“X-370鐳射專利”的3D模型正在分化——核心參數頁的量子態署名,實則是用三峽移民社保編號天生的亂碼。他顫抖著點擊列印鍵,卻見出口吐出的不是紙張,而是一卷浸滿煤焦油的漢陽鐵廠庫存單。

《長江日報》記者舉著相機衝出去,鏡頭卻對準牆上新刷的標語:“科技賦能傳統貿易!”標語下的暗影裡,張鐵柱正批示工人將私運CPU塞進“援緬物質”包裝箱。

謝一揚嘲笑,指尖劃過錶盤。香港迴歸倒計時1102天23小時58秒——充足讓“楚商係”的絞索,勒進每個借主的咽喉。

身後傳來慘叫。一名工人出錯跌入電梯井,安然繩分裂的刹時,井底傳來金屬碰撞聲——那是1992年謝一揚埋在此處的私運錄相機,現在成了“電子城百大哥店”的“鎮館之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