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_第256章 武鋼的賬本魔術II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1992年4月22日,武漢青山船埠。

李衛國攥著話筒的手青筋暴起。牆上掛曆顯現距三峽大壩截流另有398天,而國務院督辦令就壓在他辦公桌玻璃板上麵。

掛斷電話,謝一揚望向逐步泛白的天涯線。這已經是本月第三船“鐵礦石“,前兩船順利通過海關查驗後,武鋼的入口配額已經批下來年三十萬噸的額度。現在天這船代價八百萬美圓的“高層次礦砂“,將為他打建國度外彙辦理局的閘門。

窗外俄然電閃雷鳴,暴雨滂湃而下。謝一揚舉起酒杯,與玻璃上本身的倒影悄悄相碰。雨滴在窗麵扭曲滑落,像一串串正在消逝的數字。

“周書記!“李衛國打斷道,“這是典範的私運轉動!謝一揚捏造單證,棍騙外彙額度!“

“另有四非常鐘到錨地。“船長抬高聲音陳述,手指在雷達屏上點了點,“三條緝私艇都卡在主航道。“

陳廠長接過證書的手微微顫栗。這份蓋著澳洲公司公章的檔案,實際上是謝一揚在澳門地下印刷廠的佳構。真正的PB礦現在正在日本鋼廠的高爐裡燃燒,而武漢船埠上的“礦石“連最低層次的鐵礦都不如。

掛斷電話,謝一揚翻開保險箱,取出一疊空缺報關單。這些印著武鋼昂首的單證,將為他翻開更龐大的本錢遊戲——下殷勤港的“鐵礦石“,實際上是蘇聯崩潰後流出的T-80坦克裝甲鋼技術質料。

李衛國盯著方纔截獲的報關單,手指不受節製地顫栗。單證顯現武鋼入口了十二萬噸PB礦,但貨輪船艙裡倒是極新的日本鍊鋼設備。

陳廠長盯著電腦螢幕上的數字,額頭排泄盜汗。國度外彙辦理局方纔批準了武鋼的年度入口額度——三億八千萬美圓,比客歲增加70%。而財務體係裡阿誰名為“澳礦專項“的子賬戶,現在正閃動著誘人的光芒。

張鐵柱的機器眼閃動著藍光:“王科長收了二十萬,但新調來的副關長是軍隊改行乾部。“他遞過一份檔案,上麵標註著“李衛國“三個紅字——恰是上個月在三峽移民審計中與謝一揚比武的審計組長。

陳廠長的手一抖,茶杯差點打翻。他當然明白謝一揚的意義——國度嚴格管控的外彙額度,在暗盤上能溢價30%倒賣。三億八千萬美圓的額度,轉手就是上億利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