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末三年攻關,我們終究突破了外洋技術把持...“林振華的聲音在電視裡迴盪。
“這...萬一出事...“林振華的聲音顫栗。
一滴汗從林振華額頭滑落。他沉默地接過照片,回身走向嘗試台,開端點竄檢測數據。
集會室落地窗外,東湖水麵反射著中午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謝一揚俄然想起三年前,他盜取美國康寧公司技術時,阿誰被他拉攏的工程師臨死前的警告:“冇有美國光刻膠,你們的預製棒就是一堆廢玻璃。“
謝一揚用手指蘸了點罐中黏稠液體,在指尖撚了撚。這玩意比美國貨渾濁很多,像摻了沙子的蜂蜜。但他冇得選。
1992年1月29日,武漢東湖高新區,長飛光纖集會室。
謝一揚一拳砸在實木集會桌上,震得咖啡杯裡的液體濺出幾滴,在烏黑的報表上洇開褐色汙漬。投影幕布上,美國商務部的禁令檔案像一紙滅亡訊斷書,刺目標紅色印章蓋在“製止向中國出口光刻膠及相乾設備“的字樣上。
1992年4月3日,中朝邊疆,丹東浪頭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