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謝一揚環顧集會室裡的高管們,“俄羅斯市場的試水很勝利,固然因為'合作火伴的不當操縱'導致了一些題目,但我們已經堆集了貴重經曆。“
照片上是件被拆解的羽絨服,內裡一團糟,活像被宰殺的家禽。謝一揚內心清楚,這是他們最劣質的那批貨,專供俄羅斯偏僻地區的扣頭店。
寢室門關上後,趙德海癱坐在沙發上,襯衫已經被盜汗滲入。他顫抖著拿起茶幾上的照片,取出打火機將它們燒成灰燼。火光中,他彷彿看到了本身將來的結局。
“冇這個需求。“謝一揚回身走向電梯,“對了,讓老趙把他廠裡的質檢主任措置掉,找個聽話的頂上。“
“夠了!“彼得羅夫拍桌而起,“你們中國人就會這一套!我已經告訴海關查封統統'長江服飾',同時籌辦提起個人訴訟!“
謝一揚點點頭。那篇所謂的“測評文章“是他花五千美圓打通的,用來營建“長江服飾“的高階形象。而實際上,這批售價8000盧布(約合當時300美圓)的羽絨服,本錢不到20美圓。
彼得羅夫的臉漲得通紅,他認識到本身被耍了——麵前這其中國人早就籌辦好了金蟬脫殼的打算。
“謝總!“趙德海的聲音裡帶著粉飾不住的鎮靜,“伊萬諾夫剛纔打電話來,說我們的貨在莫斯科賣瘋了!他要再加訂十萬件!“
“伊萬,彆忘了我們的商定。“謝一揚低聲說,“零售價不能低於8000盧布。“
集會室裡鴉雀無聲,統統人都明白了老闆的戰略——打一槍換一個處所,永久讓法律慢一步。
謝一揚不慌不忙地站起家,清算了一下西裝領口:“局長先生,恐怕您搞錯了一件事。“他從內袋取出一張名片,“'滿洲裡邊貿生長有限公司'纔是這批貨的出口商,而這家公司明天已經申請停業清理。“
“對了,“謝一揚像是俄然想起甚麼,“劉廠長,武漢國棉三廠的收買停頓如何?“
1991年10月15日,莫斯科中心百貨闤闠
“質檢陳述呢?“謝一揚打斷他。
1991年9月25日,滿洲裡港口
謝一揚脫下大衣遞給張鐵柱,不慌不忙地走到沙發前坐下。套房裡的暖氣開得很足,但他仍然感到一絲寒意——那是來自骨子裡的沉著。
謝一揚輕笑一聲:“奉告老趙,停止統統對俄發貨,立即刊出滿洲裡邊貿公司。“
“謝...謝總,您這是甚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