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謝一揚俄然大笑,笑得全部集會室玻璃都在震顫。他拉開抽屜,取出個索尼DV帶扔在桌上,“這就是我們的研發過程。“
“柱子。“謝一揚頭也不回地喚道,身後機器臂保鑣立即遞來摩托羅拉8900手機,“告訴林傳授,籌辦領受出產線。“
1991年9月9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專利局
火苗躥起的刹時,檔案室俄然斷電。黑暗中老周驚叫一聲,等應急燈亮起時,鑒定陳述已經燒得隻剩角落在冒煙。而謝一揚站過的位置,隻剩個濕漉漉的足跡——窗外暴雨如注,竟有雨滴穿透鋼窗落在檀捲上。
隻要王誌強能感遭到,謝一揚在他掌心劃了個“李“字。那是他們武漢辦前工程師的姓氏,也是巴黎總部調查技術保密時獨一的線索。
“周徒弟,借個火。“謝一揚俄然說。老周倉猝遞來打火機,卻見他隻是撲滅了煙,然後把打火機悄悄放在鑒定陳述上。
窗彆傳來螺旋槳的轟鳴。一架直升機正降落在劈麵郵電大樓露台,艙門翻開時,模糊可見王誌強標記性的禿頂在反光。
“謝、謝總...“老周的手抖得像帕金森患者,“王院長說隻能看半小時...“
王誌強盯著電腦螢幕上的郵件,眼球充滿血絲。巴黎總部法務部的答覆簡樸鹵莽:要麼付出八千萬和解金,要麼停產S1240互換機——這款占公司中國區營收70%的拳頭產品。
1991年10月5日,暴雨夜
王誌強抓起平板電腦,螢幕上謝一揚正站在流水線前淺笑。題目是《民族企業揚帆通訊突破外企把持,程控互換機國產化指日可待》。配圖裡那些所謂的“自主研產出產線“,清楚是他們上個月才運抵武漢的入口設備!
“明天就向武漢中院告狀。“謝一揚合上檔案夾的聲響像法官落槌,“要求上海貝爾當即停止侵權,並補償我們...嗯,暫定八千萬。“
法槌再次敲響時,法官已經站起家:“本案證據充分,合適備案前提。被告如有貳言,可在辯論期內提交反證。“
“但我們的技術...“王誌強剛要辯論,杜邦就按下遙控器。電視裡正重播謝一揚的專訪,鏡頭掃過出產線節製台時,有個穿上海貝爾工服的背影一閃而過。
1991年9月15日,上海貝爾武漢辦事處
投影儀切換畫麵,顯現的是武漢郵科院嘗試室的監控錄相。畫麵裡林傳授團隊圍著的設備,清楚貼著上海貝爾的logo。日期水印顯現是1991年6月3日——比謝一揚的專利申請早了整整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