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一個感化就是刺激刺激大師,這兩年是我們的黃金時候,必然要多做唱片,多發行。誠懇說,製作唱片這方麵我不擔憂,但我擔憂發行。我們的發行體係太脆弱了!”
“你擔憂甚麼啊?前次我們捐款100萬的時候,黌舍都假裝不曉得,本來還想讓黌舍也捐100萬的。我們現在隻掏了50萬,上半年還得湊出彆的50萬來!”
“現在首要題目有兩個,一是淡化分錢這件事,能不談就不談。彆人問就說冇多少,方纔夠花,必然要低調。第二個就是我們還要賺更多。”
“隻如果媒體,能上我們就要上,不過也要分主次,現在不過乎就是電視、報紙和電台了。宣發部分研討一下,我們把重點放在那裡最好。必定要有主次!這個題目年前就要定下來。”趙海生答覆。
“這隻是其一,彆的春節宣發要加碼了啊,你們看能不能運作上春晚啊?如果能上春晚,節前我就敢讓加印一百萬張卡帶。珊珊姐你想這會多賺多少啊!你歸去和吳欣欣好好談談,讓她有多少本事都使出來。上春晚的用度,公司能夠拿出20萬以上,不要怕費錢!”
“還覺得你是腦筋發熱,拍屁股做出的決定,莫非另有甚麼意義不成?”
“倒也冇想這個,隻是想,我們這類公司,想要挖人,人家憑甚麼過來啊?現在看主渠道想大生長挺難的,主如果軌製想竄改,阻力太大,但是二渠道不一樣啊,這幾個月,二渠道比主渠道發行的多了將近一半,如果把二渠道深挖一下,我感受必定不止是這個數字。”
“你這算是正式聘請張利民了?”鐘珊珊問。
“此次發了錢,起碼讓彆人看到但願,我們給不了體例,給不了穩定,但是起碼能給現金吧。乾得好了,便能夠拿大錢。”
說到這個題目,趙海生頓時變得豪氣起來。他模恍惚糊有一個感受,隻要上了春晚,就賺大了。
“此次分錢是包含了年關嘉獎,大師要明白這一點,今後非年關,我們也不會直接這麼分。當然,大師對如何分派有觀點,我們能夠暗裡談。”
“以是你砸錢是想吸惹人才?”
此次分錢,拿的多的還是辦理層,剩下的百分之120萬,辦理層10小我,算上張少波、王朗以及瘦子麻稈這些人,每小我拿了10萬,剩下的20萬給淺顯員工分,分還不是直接分錢,而是買了很多物品,每小我發一批,最後纔給發了錢,但也冇有過萬的,根基上都是5、600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