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能很快就出唱片的,就是穆洋的哥哥穆柳了。
冇想到穆柳的比較工具是《小芳》,以趙海生現在的音樂素養來看,《小芳》這類歌曲都屬於可遇不成求的,如何能夠一下子就寫出來呢。不過隻是填詞的話,完整能夠找人幫手啊!
“曲子寫了很多,但填的詞本身總感覺太大口語了,我還得好好學習。”穆柳誠懇答覆。
“不過真不敢包管出貨量能一向如許,都說是節日期間采辦力暢旺。”張少波給兩人解釋。
“你還冇說接下來半年我們預期支出呢!”趙海生問道。
老侯也不傻,很輕易就懂了填詞的好處,頓時承諾了下來。歸副本身的時候有的是。
“如果現在的出貨量能一向保持下去,我們現在一個月起碼能賺600萬,半年保守估計就是3600萬!”
張少波說完本身也嚇了一跳。
“還能夠,趙總有事就說吧,大師都曉得你的時候不能華侈。”侯本桂趕緊坐正了答覆。
本來是這麼回事。想一想倒也普通。現在國度倡導市場經濟。這些國營工廠也得本身找銷路。
侯本桂正和王朗談天,這些天他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家裡的老婆也越來越賢惠,本身黌舍那兩門課他已經教了好多年,冇一點難度,東大唱片公司這邊另有寫不完的文章。
“能夠能夠,趙總有事叮嚀就行了。”侯本桂對本身的衣食父母但是非常正視的。
提及有多少錢,張少波頓時變得眉飛色舞。
“這算甚麼啊,現在那些電子廠都對外接訂單呢,你隻要說你想訂貨,就能出來觀光。”劉萍答覆。
“確切很不敷啊!看來還得再加把勁。”趙海生說道。
趙海生先貶低了一下樂評。侯本桂想辯駁,本身就常常去圖書館翻報紙,從內裡找各種樂評做參考啊!不過他識相地冇說這件事。
剛好穆柳剛上完聲樂課,趙海生趕緊把穆柳拉進屋子談了起來。
“寫歌詞就不一樣了。這但是一個能夠傳播千古的功德啊!如果寫得好了,每天都能聽到有人唱你寫的歌,這是一件多有成績感的事啊!”
“放心吧,還冇肯定呢,隻是一個假想。”趙海生先安撫了一下張少波。
“寫曲子我還行,現在起碼有幾十首曲子了,但是填的詞和《小芳》比,的確差遠了。”
“你彆看寫批評彷彿輕易贏利,但填詞賺得更多,我來給你算一計帳,我們東大給歌詞作者和作曲作者一樣,都是提成軌製,並且歌詞作者也有版權,版權你曉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