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上了東大唱片公司的參謀,他的好日子總算是來了。東大唱片公司真是任人唯賢啊。起碼老汪是這麼想的。
大師統計了各地的預估銷量以後,最後竟然統計出了200萬張如許一個誇大的數字。鐘珊珊乃至不敢信賴本身的眼睛。
東大唱片公司早早把職員都召返來,可不是為了補貨的。並且穆洋的第一張小我專輯頓時就要首發了。
職員到齊以後,剛好穆洋的卡帶又快賣光了,各地都在催貨,接著就是一番繁忙的補貨場景。張少波則帶著人算賬付款收款。
比擬大師的繁忙,趙海生倒是安逸了很多,他每天除了練琴,就是寫歌,但是大部分時候,不是在陽台上曬太陽,就是逗弄阿誠的小孩,這小孩已經一歲多了,或許是女孩說話早,這小孩會說很多話,再加上長得粉團團,非常招人喜好。
“你們可真短長,能把吳大姐如許的人請來抬肩輿!吳大姐這小我,都說不好打交道,傳聞對人要求特彆嚴格,動不動就現場凶人!”老汪對著王朗感慨。作為公司總部的老員工,老汪也曉得很多藝術界的掌故。
老汪這個新年過得特彆舒暢。
“我不是小豬。”
吳大姐、趙海生以及配角穆洋都已經進入電台演播室了。老汪和王朗在走廊內裡,一邊聽著播送內容,一邊閒談。
做事情就是如許,一件事做好了,常常會接著來很多功德。
“咱老汪就是如許的男人啊”。老汪對本身的表示非常對勁,現在看王朗也越來越對勁了。
“如何能夠啊!吳大姐待人最馴良了。大年初二,我們去給吳大姐拜年,大姐還留我用飯,就怕我冇吃好。誰說吳大姐會凶人啊?”王朗大年初二在吳大姐家裡確切吃得不錯。
“可惜了。本身春秋已顛末限了。”老汪按下內心的一絲遺憾,在節目現場到處察看,看是不是那裡冇有安排好。一番巡查以後,發明統統都籌辦伏貼,這纔對勁了。
大師對這張專輯都非常看好,發行之前,張鹿雲、張利民彆離都構造過試聽活動,反應特彆熱烈。特彆史由之,前次對《校園民謠》的大力支撐,讓他獲得了豐富的回報,此次他又故伎重施,感覺應當壓得更多一些。
元宵節之前,統統都走上了正軌,這在當時絕對算是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