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從賣鹵鴨開始成為世界首富_第23章 收鴨毛,這玩意,值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有人已經在鎮上穿街走巷地收鴨鵝毛了?”梁鳴聞言,臉上暴露一抹異色。

聽到500斤這個數字,梁鳴的呼吸都短促起來。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起晚餐來。

一過稱,一共200斤鴨毛。

“你收買這玩意乾甚麼?”

如果是生鴨,它的鴨毛也是很值錢的,這玩意能用來做羽毛球,鴨絨被,鴨絨枕,有的是打扮廠情願收。

“這麼多?”張文聞言,臉上暴露一抹驚奇之色。

而石頭村委會,竟然把這些措置好的鴨下水,另有鴨毛全數都扔了。

發覺到梁鳴的目光,張文說道。

“行,這鴨毛我做主,都賣給你了。”張文當即就點頭道。

這些鴨毛,對於石頭村的村民來講,本來就是冇用的玩意。

很多打扮廠大量收買鴨毛,用來出產羽絨服,搶占打扮市場。

能夠說,羽毛球活動,在80年代承載著幾代人的影象。

“張文大哥,這你就彆管了,總之不會讓你虧損,我給你遵循1毛錢一斤收買!”梁鳴說道。

“梁鳴兄弟,明天的鴨毛,村民們都措置掉很多了,隻要200斤,不過我能夠包管,明天起碼能供應500斤給你。”

在80年初期,羽絨服就作為保暖打扮,呈現在海內市場,因為它傑出的保暖性,以及簡便性,很快就替代了軍大衣,囊括了海內的北方打扮市場。

第二天一早,梁鳴剛起床洗漱完,雞娃,狗蛋,阿麻三人就敲響了院子的門。

“梁鳴哥,我們把明天在山上挖的山貨,帶來了。”

“看來和小鳴打著同一個主張,都籌算收來賣錢。”

現在梁鳴情願花1毛錢一斤收買,500斤,那就50塊錢,一個月下來,就是1500塊錢。

即便是在這個年代,把一隻鴨的鴨毛賣給收鴨毛的小估客,也能賣到5毛錢。

比如“羽壇三劍客”,“羽毛球界四大天王”等等。

梁鳴聽到這話,眼睛深處閃過一抹亮光,彷彿想到甚麼,但還是問了張文幾個題目。

而後,又接連在兩個國際賽事上,捧回兩個冠軍獎盃。

很快,李蘭又炒了一碟番茄炒蛋,一盤小雞燉蘑菇。

要曉得,在30年後,很多鴨子養殖場裡,鴨肉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還彆說,我之前就看到有人在鎮上穿街走巷,收鴨毛和鵝毛!”

跟著羽絨服,成為了80年代北方老百姓的新寵,這鴨毛的代價也是水漲船高起來。

吃過晚餐後,梁鳴洗漱完,就回屋歇息了。

阿麻昨晚一夜冇睡好,恐怕河裡撈返來的河鮮,放到家裡的水缸裡,會養不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