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大明_第一章 伴君如虎(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打緊,你安然便好。”丁一笑著將她抱了起來,還如當年在容城一樣,捏了捏她的麵龐,對她道,“怕甚麼?小丫頭,你這官升得夠快的了,隻可惜非論你當上甚麼官,你都是少爺的如玉……不消擔憂,便是這天塌了,也有少爺在呢。”他安撫著她,並冇半句責備。

比方於謙當時在英宗被擒之前。對景帝提出的,民重君輕的說法,就是先占有了品德的製高點。然後再通過對單騎而回的石亨的赦免,來和武將個人做一個好處上的讓步。冇有人去管本相:莫非英宗叫城就開?若如此,史上安有南宋?把趙佶押著一起叫城門不就得了?

或者就說朱永吧,他父親死了,但朱永長成了,之前跟隨他父親的將領,便奉他為主,聽他號令,這叫勳貴;丁一和丁如玉,彆說子侄,連兒子都冇一個,現時被孫鏜接了手,不消一年,誰還會聽丁如玉的號召?而丁如玉,掛著個從一品的都督僉事又能給舊部幫上甚麼忙?甚麼也幫不上,光陰久了,另有甚麼舊部?

如果丁一插手這件事,必然就不會辦成現在這個模樣。讀書人十年含窗,秀才、落第、進士這一起走來,做事行不可,或者多數一開端是不太行的,不然也不會有縣中積大哥吏聯手六房書吏,架空首級官的說法;但能進士的人,作為官僚卻大多數是行的,因在這十年含窗裡,在科舉這條路上,他們學的就是如何去仕進僚――難不成那些品德文章白背的?那些子曰詩雲,讀到成進士,不會做事也會成為合格的官僚。仕進和做事,不是一個觀點的東西。

丁一能獲得探花,至於如何當官僚,他是很清楚的,以是他決不會如丁如玉這般去做。

固然如許做很解氣,但這不是一個官僚的立品之道,官最為首要的好處,得明白本身或本身派係的好處之地點,得估計本身提出的要求,是否觸及了對方讓步的底線,是否乾係到對方核心的好處地點。而決不會隻為一口氣,而去做出如許滿城顫動的事情來。

而兵部的效力是極快的,下午頓時就委任了孫鏜任總兵官,本日北上密雲及兀良哈三衛鎮守,改密雲前衛為安北中衛,又擬在三衛分設安北前、後、左、右四衛,孫鏜當然不會孤家寡人前去到差,隨他前去的另有一萬團營精兵,畢竟三衛之地站穩了,京師也就壓力減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