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過分的,是洪衍武對這見不得光的一手非常自鳴對勁。他竟公開宣稱,說他要的不是臉,是實惠。
他們聊電影、聊評書、聊小說、聊相聲、聊吃喝玩樂、穿靴戴帽和老戎服的講究。那也是一口氣不斷地講。
這兩首歌,先匪後雅,讓從未聽過的楊衛帆也是一個勁地喝采衝動。
“海碰子”們在他們唱完後冒死鼓掌,另有人吹起來口哨,就像看了一場活潑的綜藝演出。
不過,這類感受可絕非你走得好好的,人家俄然劈麵給你一板兒磚,帶來的那種震驚感。
歸正海算是不利了,被人們攪得整天不得安寧。
彆看是個半舊的玩意,可對“海碰子”卻絕對算是對算是超等利器。
買賣還算順利,價不比前次低。但因為量有些大,確切多費了點時候。彙合的時候,也不得不是以耽擱了三天。
乾脆,他們比著樣地也來了一首《我們都是闊大爺》和《在水一方》。
最牛的,是楊衛帆還帶來了一個岸勤軍隊淘汰的充氣橡皮艇。
彆的一點,從脾氣上來講,洪衍武和楊衛帆也真是挺投緣的。
此後他們要劃著它下海,那就不消“網漂子”了,既能載海貨,還能載人。並且還騰出了幾個往岸上運海貨的人手。
因為臨解纜前,光在城裡,“三戧子”和“蝦爬子”就交上來三百斤海蔘,比及在“老刀魚”家再見應時,其他“海碰子”們連賒帶買,也收上來了五百斤的海蔘。
說真的,要不是楊衛帆身上的戎服挺唬人,並且和大多數人還生份著,這些“海碰子”恐怕非把這小子拋上天去三呼萬歲不成。
而這,也就讓洪衍武揣摩出一個能夠移花接木,又缺德冒煙兒的訣竅來了。
7月25日,就在洪衍武他們剛換到一片新海灘――“杜家嘴子”安營紮寨的時候,讓人非常不測的是,前次問過洪衍武下次籌算去哪兒“碰海”的楊衛帆,竟然開著吉普車找來了。
大師隨後聽“大將”報告了事情顛末,一傳聞,“死屍”在軍隊都冇供出“飛蟹”,而這小子倒臨陣脫逃的事兒後。當時都氣壞了。各個義憤填膺,破口痛罵。
當然,對“海碰子”們來講,這一樣不是件功德。人一多,海物就顯得少了,更何況“海碰子”們聚堆兒在一起,也是難以有好收成的。
到最後興趣所至,思鄉情深,他們竟然還一起唱起了《都城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