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最後的日子是在香港。當時候他住在病院,我每天都去看他,眼看著他的身材越來越衰弱。在他還能發言的時候,我跟他半開打趣地說:“爸爸,等你走了今後,我不會去拜你的哦。”爸爸說:“好,不要拜,冇有效。”當時鬥室子坐在我前麵,我轉過甚跟他說:“將來等我走今後,你也不消來拜我。如果然的孝敬,現在就孝敬我,不要等人走了今後再去拜。”
媽媽分開故鄉後,單身來到上海,在本國人家裡當仆人,同時自學英文。當時候,正在遁藏追蹤的爸爸也來到上海“打船埠”,就是守著一塊處所當打手。
1949年,很多百姓黨連續撤退到台灣。爸爸也把名字從房道龍改成了陳誌平,跟從大隊流亡到香港。兩年後,媽媽從澳門偷渡到了香港,當時船艙擠了很多人,氛圍淡薄,同船的死了5個,媽媽到最後登陸時已經將近昏倒,但終究固執地撐了下來。來到香港後,爸爸通過朋友先容,到山頂的本國領事館事情。向來冇有進過廚房,也不會乾家務的爸爸,開端做潔淨工、園藝工,並且開端學做大廚,厥後媽媽也到領事家裡做仆人。
拍完那場戲,我在片場隨便抓了一輛吉普車,開車門,坐上去,眼淚嘩就掉了下來。在車上哭了好久,第二天頓時飛回澳大利亞安排擠殯。
我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媽媽還穿戴我小時候她穿的衣服。她把做仆人獲得的統統小費都攢了起來,跟她多年來的全數積儲放在一起。我記得在澳大利亞的時候,她常常會把一個箱子拿出來,奉告我說這裡有一個手鐲,那邊有幾百美金。俄然有一天,她問我,兒子,你能不能給我130塊?我問為甚麼。她說,“你給我130塊,我剛好能夠湊夠1000美金。”我就看她把阿誰箱子搬出來,內裡滿是2塊、5塊、10塊的紙幣,那是她10年來存的小費,大抵870塊。我內心很難過,就拿了10000美金給她,換回了她的1000塊。
有很長一段時候,我都冇想過本身會有兄弟姐妹,更冇想過爸爸媽媽曾經曆過那麼多亂世情仇。
2002年2月28日,媽媽走了。2008年2月26日,父親也分開了我。他們去世的時候,我都冇能陪在身邊。
有一天我在公司看到一封信,上麵寫著“敬愛的父親”,我就迷惑,本身冇給爸爸寫信啊。拿著信問爸爸:“這是誰啊?內裡另有照片,照片裡的人都是誰?”爸爸冇有答覆我,隻是含混地說:“哎呀,問這麼多乾嗎?”我想老爸不肯意講就算了,歸正我也無所謂。實在當時香港還是有很多人娶好幾個老婆的,我想大抵也就是如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