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像是氣味穩住了很多,緩緩說道:“成吉思汗離世之時留下一處寶藏,內有無數珍寶,說是要贈送靈兒。我本不屑一顧,以為此寶藏是成吉思汗擄掠得來,必然遍沾逝者鮮血,乃是不祥之物。然丘處機道長教誨於我,萬事萬物皆有兩麵,此寶藏雖沾有戾氣,然代價龐大,若用於正路,或可造福於天下百姓。如哈布日及後代能為成吉思汗殛斃之罪虔誠懺悔、消弭孽債,此寶藏自會善惡轉化,如能將此寶藏造福於百姓,亦可為成吉思汗堆集陰德善功。”
李惟忠倉猝接道:“姐姐,此奧妙非同小可,姐姐說與靈兒一人便可,我等儘可躲避。”
瘞(yì)玉埋香:成語,出自南宋?吳文英《鶯啼序》。瘞:埋藏;玉、香:泛指仙顏的女子。意指斑斕的女子滅亡。
李惟忠嘴唇顫抖,緊咬牙關,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但是已說不出話來,隻能重重點了點頭。
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王妃後事的喪葬打理實在過分悲慼,此處不再表述。世人將古爾王妃的棺槨與李哯合葬在了一處,也算是這曾經的一對伉儷終究團聚!
就在大師還在揣摩這畫上的圖案埋冇的玄機時,出去的婢女領著一名郎中吃緊忙忙跑了出去。大師倉猝轉頭,卻見古爾王妃靠坐在藤椅上,悄悄地閉上了眼睛。
古爾王妃悄悄拍了拍李惟忠和李景維:“人生自古誰無死,姐姐自知陽壽已儘,有些話此時不說,光臨終時恐怕晚矣。”
古爾王妃衝著二人笑了笑:“二位賢弟來的恰好,姐姐已感光陰無多,趁著另有口氣在,有些話正叮囑靈兒。”
古爾王妃癡癡地望著溫潤如玉的二位少年,隻覺心頭如喧鬨的一池湖水,清風拂過的頃刻,是那樣的清姿卓然,光陰靜好。
婢女已將一副緙絲圖取了過來。王妃將緙絲圖交給哈布日:“此圖乃是開啟寶藏要具之一,務必妥當收藏。”
哈布日見母親態度決然,不敢再多言,接過手鐲,眼含熱淚聽著母親的囑托。
哈布日趴在母親的雙腿上,已經泣不成聲。王妃輕撫著兒子的腦袋,淺笑著:“靈兒,孃親將去的是那極樂天下,那處再無痛苦煩惱,靈兒該為孃親喜樂纔是。”
正說話間,院門被推開,李惟忠和李景維走了出去。二人本是顧慮王妃身材狀況,特來看望。一進門見到此番景象,二人大驚,倉猝走了過來,俯身扣問:“姐姐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