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無敵_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固然得益於大西洋暖流的津潤,歐洲地區在夏季要比同一緯度的東亞地區暖和一些,但是一旦這道暖流呈現甚麼非常(真的有過好幾次),大半個歐洲在夏季就會刹時掉落到零下40度的天國冰窟!

好了,未幾說了,如果在看到了上述內容以後,仍然有人想要到歐洲中世紀闖蕩一番的話,我隻能在這裡佩服你們的勇氣,並且冷靜地獻上祝賀。

此地年均勻氣溫約為-5.5℃,各月均勻氣溫在0℃以下的月份長達8個月之久。以是長年酷寒如冬,夏季隻要半個月擺佈,最高溫度也不過20℃,夜裡隻要10℃擺佈,素有“中國北極城”之稱。

正因為夏季和夏季的白天是非竄改如此狠惡,西方人才特彆感覺夏季寶貴。

舉一個例子來講,我們中國最北方的都會,是黑龍江省的漠河市,位於北緯53度。

不知大師在看天下輿圖的時候,有冇有重視過,歐洲大陸在緯度上,團體要比東亞大陸高出一個層級?

更要命的是,在地球上,不異緯度的分歧地區,因為海拔和季風、暖流的影響,溫度不必然不異,這與詳細的地理環境相乾。但緯度越高,日夜是非竄改越大,倒是絕對的真諦――因為這是太陽的事。

總之,在產生汗青性竄改之前的中世紀,歐洲就是如許一個酷寒、愚笨、掉隊的暗中天下。

再往南看,意大利的羅馬,北緯42度;西班牙的馬德裡,北緯40.5度。而北京的緯度是北緯39度。這些在我們印象中到處都是沙岸和比基尼的南歐國度,實在也就跟吉林、遼寧位於差未幾的緯度。

但究竟上,論氣候和地理前提的宜居程度,歐洲是遠不如東亞的――我們中國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這裡列舉一些數據:俄國莫斯科,北緯56度;德國柏林,北緯52.5度;英國倫敦,北緯51.5度;法國巴黎,北緯49度。而中國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則位於北緯45度――我們印象當中風景旖旎的花都巴黎,本來比哈爾濱還要靠北啊!而英國的大部分地盤,更是跟西伯利亞一個緯度了!

自從近代以來,跟著國門被西洋人的堅船利炮轟開,以及歐風美雨的侵襲,中國人遍及將歐洲看作是文明、敷裕、民主的典範,乃至是全天下最誇姣的處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