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把這5萬人全數算在內(究竟上隻是被殺了1萬多,另有一部分人脫黨了),也意味著百姓黨此次清黨最起碼本身清掉了38萬百姓黨黨員,超越全數淺顯黨員的一半還多!特彆是在廣西,1927年清黨之前約有百姓黨員12.8萬人,而到1934年卻隻剩了戔戔五千,還不敷之前的一個零頭,可見其殛斃之慘。
為甚麼百姓黨搞清黨,卻要連本身的黨員也多量殺掉?
除了蔣介石和汪精衛這兩位帶頭人以外,厥後才插手百姓黨陣營,隻換了麵旗就成為“反動軍”的各地新軍閥,在清黨過程中更是非常賣力地推波助瀾。
因為在國共合作之初,共黨在百姓黨內的構造活動是奧妙的,除少數中共要員外,絕大多數黨員的身份並未公開,以是清黨最大的困難就是分不清誰是共產黨。而把這麼多百姓黨員全數抓起來一個個審判盤問,又實在是太費事,如果遲延日久,難保不會生變(比方南昌叛逆)。
是以,在一場血腥清黨以後,共產黨當然是喪失慘痛,但百姓黨更是被本身人肅除了全部根底。北伐前後各省建立的百姓黨縣鄉基層構造,在清黨後根基崩潰,規複得非常遲緩。直到1933年,天下獨一17%的縣建立有縣黨部,更不要說上麵州裡的黨構造了。
但實事求是地說,蔡元培從一開端就在蔣介石的上海龍華司令部,主動策劃清黨計劃,連日參議列舉需求抓捕的人選名單,以後又一次次地公開宣言,要對共黨和左傾分子斬草除根,果斷不肯停止清黨,一向到蔣介石失勢下野為止,如何看都是一個殺氣騰騰的冷血屠夫,而不是甚麼被騙被騙的老好人。最極度的時候,蔡元培乃至把他本身的對勁弟子柳亞子(一樣是百姓黨監委),也列入了清理和通緝的黑名單。
魯迅在他的雜文中,也對當時百姓黨的清黨有過如許的評價:我平生從未見過有殺人殺成如許的!
並且,中共肅反固然一樣冤案頗多,但也向來冇有哪次會一下子殺掉過半黨員的……
蔣介石固然是百姓黨總裁,但因為黨內資格比他高的元老太多,難以完整把握黨務,以是他實際上真正信賴的隻要黃埔軍校的嫡派,淺顯百姓黨員並不能因為百姓黨的在朝而獲很多少好處――另一方麵,那些被收編的兵痞地痞,倒是很輕易就能披上一層百姓黨員的外皮,乃至連考覈都能夠省略。
既然百姓黨員的身份這麼輕易就能弄到,那麼天然也就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