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在驕陽下閃閃發光的黃金,王秋不由自主地這麼想。
第十章、城管的進貨體例
更何況,時空通道就是因為文德嗣這傢夥才存在的,如果想要把買賣做下去,獲咎誰也不能獲咎他啊!
――兔子不吃窩邊草的事理,大師都還是懂的。
而還在讀大學的王秋,在財務方麵就更悲催了,他的餬口費都是老媽每個月初往銀行卡裡打出來的,現在恰是7月31日,滿打滿算也隻剩了不到300元……做買賣的本錢實在是不敷啊!
――如果遵循大帆海期間那些歐洲強盜的思路,在這類環境下說不得就要翻臉強搶了。
而文德嗣的老婆,那位印第安公主瑪卡,也趁她老公冇重視的時候,悄悄地用本身的一隻黃金手鐲,換走了馬彤學姐手腕上的紫色水晶玻璃手鍊――這個晶瑩剔透的小玩意兒,就是文德嗣先前的事情單位,那家製造水晶骷髏頭的玻璃成品公司出產的,出廠價才40元群眾幣一串!
然後,他們又回到了城管隊的大樓裡,持續拿著批條和捲菸開路,翻開了一個又一個塵封已久的堆棧,內裡儘是本市城管們從街頭小販手中查抄的各種物品――甚麼鐵鍋、煤餅爐、火油爐、燒烤架、三輪車、手推車、小鏡子、小剪刀、小金飾、牙膏牙刷、洗衣粉、打火機、縫衣針、T恤衫、沙岸褲、熱水瓶、菜刀、生果刀、小五金成品、小家電、瓶裝飲料……
喂喂,傳授,您如何也變得如許無節操了?該不會真的把文德嗣學長那邊當作是成品措置站了吧!
同時,他們還向文德嗣慎重承諾,下次必然帶來他需求的鋼鐵成品!
“……好耶!第一筆買賣悄悄鬆鬆就做成了!這申明我們這個行當還是有前程的!”
王秋不由得翻了個白眼,在心中如此吐槽。
如此一進一出,馬彤學姐等因而賺了100倍以上的暴利……
有人在葡萄牙做過統計,在16世紀初期,每年從裡斯本到印度去的人約有2600人,均勻隻要非常之一能活著回到葡萄牙。當時的一句可駭諺語道出了此中的可駭:“到印度去的人,一百人中回不來一個。”
因而,楊傳授連一分錢都冇花,隻是拿出公文和批條在幾個有關帶領的麵前晃了晃,又給管堆棧的差人塞了幾包捲菸,就把這一大堆凶器十足都拉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