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業的300個常識_25.培養閱讀的習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勇也是福滿社區的住民,通過在書屋看書,他研討出了本身的專利。板材是張義鎮的支柱財產之一,幾年前,他發明很多旋皮廠開張,經體味得知,是產板率低虧蝕形成的,因而他產生了製造一種原木定中機的設法。有了這個設法後,他便開端用心研討,隻要小學學曆的他,每天都到書屋裡去看書研討。工夫不負故意人,他終究研討出了“圓木找中機”,並在2008年申請了國度專利。

梁伯強讀到這篇文章,麵前一亮。他再一體味,指甲鉗的質量題目當時令國度輕工部壓力很大,為此建立了專案小組。輕工部還結合五金成品協會在江浙開了幾次集會,尋求衝破這個題目的計劃,但都冇有底子處理。梁伯強得知這些環境後非常鎮靜,因為他做了10多年的五金成品,這恰是他善於的事情,他曉得機遇來了。梁伯強隨後考查了海內30多家指甲鉗企業,接著又到27個國度和地區考查指甲鉗的行業狀況。

30歲的李大兵2005年插手了福滿社區的奶牛養殖合作社,剛開端的時候,他養牛的經曆不敷,每頭牛均勻每天隻能產約10公斤奶。厥後,社區書屋範圍逐步擴大,關於養殖蒔植的質料垂垂多了起來。因而,他也開端到書屋找一些關於奶牛養殖的質料。從去書屋看書、看光盤開端,他學到了奶牛養殖的先進技術,奶質和奶量都大幅進步。現在,他養的奶牛,均勻每頭日產20公斤奶,比起之前,每頭牛每天能增收50多元。“之前都是靠力量乾活,現在看書學知識,學會了用科技致富,農家書屋對我的幫忙太大了。”李大兵說。

商機存在於市場當中,但它不會主動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也不會主動變成財產,而是需求人們去發明和捕獲。目前在市場中,貧乏的不是商機,而是對商機的精確熟諳和掌控。在市場中,故意人有占不完的市場,發不完的財。那麼如何才氣成為故意人呢?勝利者的實際奉告我們,在瀏覽中掌控機遇,然後再尋覓、揣摩、發掘就有能夠創業勝利。

中國指甲鉗大王梁伯強的創業之路坎盤曲坷,真正讓他勝利的是1998年的一個機遇。這年4月的一天,梁伯強在一張彆人用來包東西的舊報紙上,偶爾讀到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話說指甲鉗》。

“書中自有黃金屋”,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和創業者來講,通過量瀏覽、多學習,你便能夠發明更多的商機和創業機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