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娘作陪到底。”
秋薑內心迷惑,卻冇有躊躇,跟著她從火線悄悄退避。
那是一方本相瓷硯,是時下最風行的款式,底盤自帶的並非三足而是多足,刻有繁複精美的祥雲,的確算得上巧奪天工。細心一看,用的還是端州的端石,黑中帶紫,內有髮絲般的紋路。
秋薑與他露了個心領神會的眼神,又道:“邸下如此聰明,怎會不明白三孃的意義呢?南北士子大儒,何人能及琅琊王子封?王公學富五車,詞賦精美,論書法,更是冠絕南北,無人能及。邸下是王公的首徒,常陪侍王公身側,想必對令使的筆跡、行文風俗極其熟諳吧?”
元曄輕嗽一聲,好似不經意般避開了她的目光:“欲步蟾宮,奈陋劣駑鈍,未得蜚衝。家師經常訓戒,督導曄好學苦練,不過曄過於懶怠,過分孤負,亦極其羞慚。”
元梓桐一見她,便拉著她的手道:“謝三娘,你可必然要幫我。”
沈仲容轉頭就揭了婢女手中的緞布,底下捧著的鮮明是一貼《宣示表》,沈仲容笑道:“這是王獻之的真跡。如有人不信,可上來查驗。”
秋薑卻毫不讓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到處說,誰會傳出去?你若真的恭敬令師,何故在乎一副書貼?又非冒認自取,就當學習臨摹了。”
元曄口中的酒差點噴出,忙忍住,低頭用帕子諱飾,起家上前。世人也都看著他,他隻得似模似樣地辨彆了會兒,神情凝重,過了會兒才道:“確切是家師的筆跡。”
彭城縣主意他如許難堪,心有不忍,神采不由有些擺盪。
沈仲容笑道:“那便是了。《蘭亭集序》,彆名《臨河序》,是永和九年王公王逸之與謝公謝安石、孫公孫興公等諸位名儒高士於三陰蘭亭修禊所著。當時,謝公致辭,王公研磨,公言暢敘幽情因與山川同應,金玉再好,也不若花草林木天然,便棄玉硯,改而用這淺顯至極的石硯。”
“四娘如許東西,固然貴重,卻並不是甚麼珍寶名器。”沈仲容對另一方的彭城縣主道,搖了搖手中布帛粉飾的器物,“不過,縣主必定是比不過的。”
世人也是不解,紛繁望向沈仲容。
彭城縣主嘲笑,伸手接了布帛。
秋薑雙手一抵,朗聲笑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元梓桐眼神一亮,喜道:“你有何體例?快快說來。我這局如果扳回,必然重謝於你!”
沈仲容不緊不慢地笑道:“縣主,硯台本身確切淺顯,但是,這是昔年‘書聖’王逸之曾經用過的。你還感覺,它淺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