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的模型已經要建立好了,另有幾個實際上的難點,全數靠你了。”
隻在半晌間,不知從何而來的一股冇法言喻的狠惡的感情俄然貫穿了滿身,林明一刹時站了起來,後腿磕在椅子上,讓它朝後翻了翻,靠在桌上,收回清脆的聲音——“砰!”
——冰冷堅毅的宇宙規律……
“我是不是在做無勤奮?”
冇有理睬被磕倒的椅子,林明沉默地看著光屏,喉嚨中收回“咕噥”的聲音,然後,一個藐小卻又果斷的,不知從何而來的聲音在腦海中響起:
“走吧……”
事到現在,固然作為全人類的精力意味,羅輯仍然被很多人視為挽救的但願,但更多的人卻想清楚了——歸君子類文明最多還剩下一百年的壽命,一百年這段時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固然不能讓人類文明持續幾代,卻起碼能讓現在在地球上餬口的這些人安安穩穩的度過此生。
做科研的,最怕的就是自我思疑。但是在這個期間,不管你是思疑還是堅信本身所得出的實際,它都冇法被證明或證偽。以是,看著滿屏的數據與公式,林明感受本身就像阿誰不竭推著石頭的西西弗斯,單獨做著一份永久冇法達到目標的事情,或者就像一艘永久流落在海上的船,永久都隻能遙遙地望著此岸。
——至高神教中有“大同一”線索……
不消再數了。
那天今後,林明再未收到黃養文的任何留言。
“我要去!”
“102號”,“103號”,“105”……“109”,“116”,“117”……“180”。
正因為明白這類實際,明白究竟背後的虛無,在這個時候,或許是為了排解心中的彷徨與驚駭,林明俄然再次想起了黃養文曾經說過的話。
我要去嗎?
再次把頭轉向麵前的光屏上,彷彿感覺那光有點刺眼似地,林明微微眯了眯眼,從內心深處油但是生一股怠倦到骨子裡的感受。
說實話,實在這間嘗試室背後的國度機構也向來冇有對林明他們所做的事情抱有半分希冀,之以是這間嘗試室能被設立,不過是因為國度科研院想要從林明他們所做的事情中找到一些對眼下的某些項目有些幫忙的設法或理念罷了。
但此時的林明完整忽視了這條街道的風景,隻是緊緊地盯著街道兩旁的路標,一個個數著:
他已經決定把接下來的時候都撲在對“大同一”實際的研討上。雖說相較於那些醉生夢死朝暮成雪,享用著豐足的物質與精力餬口的人來講,如許的日子確切讓人有種清教徒的感受。但是林明已顛末慣了這類餬口。對於戀舊又篤默的他來講,這類餬口固然不能給人甚麼興趣,但就算是其他的各種享用體例,他也感覺本身很難瞭解並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