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從】清熱平肝,活血通脈。
【成分】冬桑葉、薄荷各30克,黃菊花15克,黑山桅10克,獨活、大麻各6克。
【用法】將吳茱萸煎湯取汁,放入盆中,再加醋100毫升,浸泡雙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20~40分鐘,持續3~4天。
【成分】吳茱萸、刺蒺藜各20克,夏枯草15克,茺蔚子10克。
【成分】桑葉150克,野菊花60克,川芎50克,蔓荊子40克。
療方2
【服從】活血通絡、祛風靜痛。
【服從】祛風、泄熱、止痛。
【用法】將生薑切片,放入盆中,加熱水100毫升浸泡。15分鐘後擦洗前額及太陽穴。每日2次,每次15~20分鐘,3~5日為1個療程。
療方5
【主治】風寒頭痛,常見症狀為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畏寒,遇風尤劇。
【用法】取上藥放水中煎煮,待藥液溫度適合,取藥液洗頭,幾次擦洗。每日早、晚各1次。
療方4
【成分】生薑50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持續3~5天。
療方1
【主治】合用於肝陽上亢而至的頭痛,症見頭部昏暈疼痛,時輕時重,煩怒時疼痛短長,目花,視物恍惚,耳鳴,口乾,麵紅等。
【成分】荊芥60克,川芎、當歸各30克,白芷、細辛各10克。
【主治】合用於肝陽上亢而至的頭痛。
【用法】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持續3~5天。
療方3
頭痛即指因為外感與內傷,導致筋絡攣急或失養,清竅倒黴所引發的以病人自發頭部疼痛為特性的一種臨床常見的病症之一,可因多種啟事引發。此中有些是嚴峻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診斷常引發睏難。產生頭痛的首要機理,大抵可分為5類:1、顱內壓竄改性頭痛(顱內高壓性頭痛和顱內高壓性頭痛)。2、神經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眶上神經痛、枕神經痛)。3、血管性頭痛(偏頭痛、高血壓性頭痛)。4、腦動脈硬化性頭痛。5、外傷性頭痛。此中以第2、3類最常見,並且病程長,易幾次發作,故交們常常稱其為“血管神經性頭痛”。據統計,這類頭痛約占臨床頭痛的90%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