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症家庭藥浴療法_五、濕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部分藥浴療法

【主治】合用於濕疹、瘙癢難忍。

療方3

療方4

【服從】清熱燥濕、祛風靜癢。

【主治】合用於固執性濕疹。

【提示】藥液充分打仗皮損處,時候不宜太長,水溫不宜太高。

【用法】將上藥加水適當,煎數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患處。每日熏洗1~2次,每次15~30分鐘,直至病癒為止。

【服從】燥濕、殺蟲、止癢。

濕疹是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分急性和慢性兩種,任何部位、春秋、性彆都可產生。急性濕疹首要特性是紅斑、丘疹、水泡、排泄腐敗後結痂、脫屑等;慢性濕疹首要特性為皮膚色彩暗紫、枯燥、苔蘚化、脫屑性皮損等。中醫以為,多因濕熱下注,客於肛門,鬱久生蟲,遂發本病。

【成分】土茯苓20克,雄黃、輕粉、白礬各10克,五倍子、蛇床子、苦蔘各15克,川椒12克,狼毒、毒柏各10克。

療方5

【主治】頭皮濕疹。

【主治】合用於肌膚濕疹。

【用法】將上藥加淨水適當,煎至1500~2000毫升,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再坐浴。每日1~2次,每次熏沐浴15~20分鐘,每劑可用2日,5劑為1療程。

療方2

療方2

【服從】清熱祛濕、解毒殺蟲、祛風靜癢。

【主治】合用於濕疹、瘙癢難忍。

【主治】合用於肌膚濕疹。

【用法】將上藥插手淨水2000毫升,煎至1250毫升,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患處,熏時上蓋領巾,製止熱氣外泄。每日1劑,每日3~5次,每次熏洗15分鐘,直至病癒為止。

【成分】苦蔘、金銀花各20克,石菖蒲、白鮮皮、大楓子、地膚子各15克,黃柏、大黃各10克,蟬衣7個。

【成分】地榆、黃柏、野菊花、苦蔘、白鮮皮、蛇床予、地膚子、百部各20克。

【服從】涼血解毒、燥濕殺蟲、祛風靜癢。

【成分】蒼耳子、地膚子、土槿皮、蛇床子、苦蔘、百部各15克,枯礬6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成粗末,用布袋裝好,加淨水3000毫升,水開後,持續煎煮20分鐘後,過濾去渣,倒入潔淨盆內,待藥液溫度浸泡或濕敷患處。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直至病癒為止。

(二)坐浴療法

療方1

【服從】益氣養陰、祛風除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