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忍冬藤、地丁草各60克,丹蔘、黃柏、明礬、生甘草、紅花、當歸、苦蔘、血竭各30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5000毫升,煎取2000毫升,放入浴盆中,先熏患處,待溫度適合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有竇道者可用注射器沖刷。
【提示】冰片宜待藥液煎好後再放入盆內,可加強藥物的滲入和揮發作用。
【主治】合用於化膿性骨髓炎。
【成分】黃柏50克,硼酸7.5克。
【提示】用此方見效後,仍可持續利用,若用本法醫治5~7今後,仍不見患處潰破,當改用切開引流,或用火針烙法排膿。若熱毒症狀較著時,上方可加大黃、黃柏共煎。
療方1
【用法】將上藥加淨水適當煎沸,過濾去渣後,倒入盆中,待藥液溫度降為適合時,取小毛巾滲入藥液後濕敷患處,也能夠趁熱淋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
【主治】合用於趾骨骨髓炎。胚踝部骨髓炎,藥量應大於上藥1.5~2倍,加水量酌情增加3~5倍。
(二)足部藥浴療法
【服從】補肝腎,強腰膝,壯筋骨。
療方5
療方5
【成分】商陸、甘遂各15克,大戟、芫花各30克。
【服從】健脾益氣,補腎壯骨。
療方3
【成分】當歸、黃芪、桑寄生、獨活、五加皮、雞血藤各30克。
【主治】合用於下肢慢性骨髓炎肝腎虧虛,膿液淡薄,久不收口者。
【用法】將藥加淨水2000毫升煎煮,過濾去渣後倒入盆中。將病灶全數浸入藥液沐浴1小時擺佈,每日1次。
骨髓炎是因急性骨髓炎醫治不及時或醫治不當拖延而成,多有開放性毀傷歸併部分傳染史或急性骨髓炎病史。病程較父老,患肢增粗變硬,竇道四周皮膚呈瘢痕化、有色素沉著,患肢樞紐多有分歧程度的服從停滯,X線查抄可見骨質粉碎及其四周的骨性包裹,能夠有死骨及骨洞。有竇道構成的慢性骨髓炎,其竇道四周大多構成瘴痕構造,血液循環欠佳,肌注或靜點藥物很難在病灶區產生有效的高濃度。
【成分】十大功績120克,忍冬藤60克,紅花、魚腥草、牛膝、徹骨草、皂角刺各30克。
【用法】將上藥加淨水適當煎沸,過濾去渣後倒入盆內,稍冷即以紗布蘸取藥液淋洗患處,也可用6~8層紗布滲入藥液後濕敷於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