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將泡桐葉擇淨,切細,放入浴盆中,加水1500毫升,水煎取汁,候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次,持續3~5天。臉部及耳部凍瘡可用藥棉蘸藥液外搽。
【主治】合用於凍瘡初起者。
療方6
【主治】凍瘡。
【成分】鬆葉500克。
【服從】辛溫解表散寒。
【用法】將上藥加水2000~3000毫升,浸泡5~10分鐘後,再用文火煮沸3~5分鐘,去渣取汁,置浴盆中,先熏洗患處,待溫度適合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1~2次。
【主治】合用於凍瘡。對1度、2度凍傷結果佳。
【用法】將上藥加水4000毫升,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候溫時足浴。每3日1劑,每日2次,持續3~5劑。臉部及耳部凍瘡可用藥棉蘸藥液外搽。
(一)部分藥浴療法
【成分】經霜泡桐葉250克。
療方3
【主治】凍瘡。
【服從】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主治】凍瘡。
【服從】消腫止痛。
【用法】將鬆葉搗爛。加水3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與藥渣一起溫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
【服從】祛風燥濕、活血通絡。
【提示】潰破者禁用本方,藥液溫度宜在35~40℃為好,太高則輕易引發腐敗。用藥期問重視部分保暖,製止碰傷導致腐敗;如果同時艾灸足三裡、崑崙、合穀、曲池等穴位則結果更好。
【用法】將胡椒擇淨,放入藥鍋中,加水10碗,浸泡10分鐘後,文火水煎取汁,先熏洗患處,待溫度適合時足浴。2日1劑,每日1次,每次15~20分鐘,持續5~7天。
【主治】凍瘡。
療方7
【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淨水適當,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將藥液放入浴盆中,用消毒紗布蘸藥液搽患處,待溫時足浴。每日1劑,每日2~3次,持續2~3天。
療方1
【主治】凍瘡,常見的症狀為手足部暗紅腫脹、瘙癢疼痛者。
【用法】上藥加淨水1000~2000毫升,煎沸15~30分鐘,將藥液倒入盆內,趁溫浸洗患處。每劑可持續用2天,每日浸洗2次,每次約20分鐘。
【成分】蘿蔔皮100克,硫黃10克。
【主治】合用於凍瘡引發手、足裂口。
【成分】桂枝50克,附子、紅花、荊芥、紫蘇葉各20克。
【主治】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