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症家庭藥浴療法_二十一、急慢性鼻竇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主治】對急、慢性病變皆有效,而以急性發作的鼻竇炎療效更佳。

療方2

【服從】外感風熱型聚星障。

【提示】本方臨床利用時,如見身熱、惡寒,毒熱較甚者,加黃芩、柴胡;如見鼻癢涕多,風熱上找者,加殭蠶、蟬蛻。

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粘膜發炎統稱為鼻竇炎。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的由化膿性球菌傳染鼻竇黏膜引發的急性或慢性化膿性炎症。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多繼發於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膿涕、頭痛為首要特性;可一個鼻竇伶仃病發,也可幾個鼻竇同時發炎,如果急性鼻竇炎醫治不當,或幾次發作,可致慢性鼻竇炎。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於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首要表示,可伴隨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停滯。各春秋段人群都可病發。臨床症見頭痛,鼻塞,流膿涕,嗅覺減退,中鼻甲腫大,中鼻道或嗅裂有膿性分泌物,X線鼻竇照片查抄顯現竇腔黏膜增厚等症狀。

【用法】將上藥異化共研為細末,分10日利用,每次6克。利用時將藥末放入適當淨水中煎煮,後放蔥3根,然後用紗布過濾去渣,趁熱先熏後洗患部。每日2次。

【服從】肝經風熱型聚星障。

【成分】硼砂、荊芥、防風、黃連、苦蔘、五倍子各3克,銅綠1.5克。

【用法】將藥放入大沙鍋中,插手適當淨水煎煮,待水沸後用文火再煎5~10分鐘,然後用布連藥帶頭罩住,儘量多用口鼻呼吸之,待藥液稍涼後,可用紗布蘸取藥液洗額頭及鼻部。每日2次,每劑藥可用4~6次。

頭臉部藥浴療法

療方2

【用法】將上藥插手淨水500~600毫升中煎煮,水開後,持續煎煮20分鐘後關火,過濾去渣後取液,待藥液微涼後洗眼,每日3~4次。

本病病程拖延,易幾次發作。治不及時,可產生花翳白陷、凝脂翳等症,愈後遺留瘢痕翳障,影響目力。臨床以怕光,墮淚疼痛,角膜渾濁,目力停滯為特性。查抄可見:睫狀充血,角膜可見霧形或點、片狀渾濁。其病因病機由風熱或風寒之邪外侵,上犯於目;或外邪入裡化熱,或因肝經伏火,複受風邪,風火相搏,上攻黑睛;或過食煎炒五辛,致脾胃蘊積濕熱,燻蒸黑睛;或肝腎陰虛,或熱病後陰津虧耗,虛火上炎。

鼻竇炎屬中醫鼻淵、腦漏、頭痛等病症範圍。其病因病機多為外感風熱,久蘊肺鼻,清道倒黴,抑遏成涕;或因胃腸積熱,肝膽鬱火,循經上灼竇竅;或為肺氣清肅倒黴,脾氣運化失司,濕濁內停,壅聚竇竅而至。中醫藥表裡並治,對本病有傑出療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