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聰明人說話, 老是更省力量。
“我是方外之人,本不該過問這些事。”賀卿低下頭道,“隻是現在的景象,我與娘娘也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他看著賀卿,賀卿覺得他要說點兒甚麼,但最後, 顧錚也隻是淡然地收回視野, 點頭道, “好, 這個忙我幫了。”
顧錚天然也不會承認, 隻一笑,將話題轉回了唐禮臣的事情上, “真師可有良策?”
來自朝臣的陣容,讓身居高位的她產生了激烈的危急感。看似是她執掌朝政,但實際上,她卻隻能倚重朝臣來措置這些事。一旦相互的設法相悖,朝臣完整有才氣逼迫她竄改主張。
賀卿天然不是真的聽過如許的流言,隻是想藉此機遇給林太後提個醒。見已經起效,便也不置言。想了想,問林太後,“選出來的人,都是如中山王這般年紀的麼?”
因為拗不過他,時候又不等人,終究朝臣們壓服了林太後,答應他以皇兄的身份繼位。
究竟上,中山王賀垣,要遠比統統人想的都更有野心,也更倔強。因而事情的生長,也就遠超統統人的預感。
恐怕朝臣也好,太後本身也好,都是被大行天子賀祁嚇怕了。那孩子實在跳脫得很,心機全不在閒事上,這個年紀又最是愛跟大人對著乾的時候,不管是太後的話還是政事堂裡先生們的話,都一概不聽,實在令人頭疼。
這話說得實在大膽,林太後不由倒吸了一口寒氣,怔怔的看著賀卿,半晌未能回神。
賀卿道,“春秋時,楚國為五霸之一,國力強大。但是楚莊王病逝早亡,年僅十歲的楚共王繼位,楚國便墮入了危急當中。為了穩定局麵,代理朝政的太後與大臣商討,決定結合齊國攻打魯國。我也曾聽聞,草原民族為了減緩內部分裂與爭鬥之勢,常常總要糾集起來,對中原用兵。太皇太後試想,這是為何?”
這還不敷。究竟證明,這隻是賀垣打算中的第一步。
賀卿一向在存眷此事,幾近是掐著時候過來求見的。太皇太後想著她在很多事情上都很有見地,便宣了她來見麵。
既然已經決定要做,顧錚心想,不如就來一把大的。
不過,恰好選了這條路,這位慧如真師的膽量的確不小。非論她的話說很多委宛,實際上還是要朝臣倒逼太皇太後,以勢壓之。這類做法,稍有不慎,恐怕會將統統人都折在裡頭。
她說著,蹲下身撿起一塊碎瓷片,放在手內心,點頭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