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碧雲與江嬤嬤陪在她的身邊,那一夜的景象,事隔多年以後,傅明華已經很少想起了,可陰氏的話卻提示著她又想了起來。
伉儷兩人之間的竊保私語,密切天然的行動,哪怕是已經見得太多,但還是令一旁纔將三歲多的燕昭看得有些臉紅,彆開了頭去,裝出儘力的模樣,還在想著母親之前說過的話。
陰氏忍不住接著又道:“二姐說,娘娘幼時,便很有遠見,論卜算規語,郭正風怕是都與您以伯仲之間,您當初所說的戲言,倒真的成真了。”傅明華聽了這話,不由笑出了聲來。
“不必了。”陰氏強忍了肝火,勉強扯了扯嘴角:“現在謝家的環境,您也曉得,家屬有難,老爺正該歸去,同心合力,一家人風雨同舟。”說完這話,陰氏想起府中謝利貞得知江洲景象時的難受,再想到謝家現在的景象,忍了又忍,終究還是冇有忍住:“前些日子,我倒是收到了江洲一封家書,是家裡二姐寄來的,信裡提到了娘娘。”她說到此處,將話一頓,傅明華卻並冇有如她所願般問下去,反倒握了杯子,像是冇有聽到陰氏的話般。
謝老爺寫給謝利貞的家書裡,是一封手抄的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勸他回家。
可此時謝家遭了大劫,謝家纔是真正要用人之際,謝家的族譜急需修整,大量藏書需求保護,謝老爺催謝利貞催得很急,謝家裡馬車都已經備下,隨時是籌辦要回江洲的。
傅其弦自娶謝氏,便一向隻要傅明華一個嫡出長女,現在好不輕易再得子嗣,傅明華聽了這話,臉上也是暴露笑容來。
可她身材保養得好,還是有了,他便但願是個女兒:“我這平生,甚麼都有了。”江山、才子在懷,兒子也有,差的就是一個與她類似的女兒罷了。
“本日還好。”她靠在燕追身上,翻著那本泛著墨香的三字經,懶洋洋的道。
哪知當年的一番話,纔沒隔幾年,便真的應驗。她更冇想到,謝氏會將她這番話,緊緊的記在了心內裡。
“說得好。”燕追手裡拿了一卷書冊,大步出去,止住了傅明華想要起家的行動。
哪怕陰氏再好的涵養,可此時也不由感覺胸口氣血翻湧。
鑒於江洲百姓經常受澇災之苦,燕追命令遷江洲百姓以填劍南道興元府、鳳翔府兩地。
洛陽裡,謝利貞收到了一封謝老爺令人送來的家書。謝家多年運營,一朝之間化為烏有,可想而知,跟著江洲的人大量遷出,謝氏的莊園將落入少有人耕作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