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上)_第53章 亥初(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隊正一刹時明白過來如何回事。

張小敬垂著頭,略點了點。他的左眼被一條白布纏起,就像是受了重傷似的。同僚憐憫地嘖了一聲:“不愧是張閻王,動手就是狠――哎,老趙我記得你還跟他乾過一段時候對吧?”

這是時下風行的新玩意。舞者在起舞時,用巧勁把裁好的錦緞長條一一甩出,甩得好,那緞條能在半空飛出各種花腔,共同舞姿,如飛霞環繞,是以叫作甩霞舞。不過跳一次舞得費兩三匹綢緞,普通人可享用不起。

憤恚,是因為阿誰叫元載的男人食言而肥。他口口聲聲說要救她出去,成果一向到現在都冇動靜。現在本身要被拽上車,很能夠要被殺掉,他還是冇呈現。固然這小我跟王韞秀素昧平生,可君子一諾令媛,莫非不該該言出必踐嗎?戲文裡可都是這麼演的。

即便是用望樓,張小敬也不敢說得太明白。他發了一個回報給大望樓,隻說了兩個字:“收到”。

天寶三載元月十四日,亥初。

不退。

信號從大望樓收回,內容很簡樸,隻要兩個字:

一進門,先看到一小塊的菜畦,一個守捉郎趴在土埂上,滿麵鮮血,存亡不知。隊正和其彆人頓時防備起來,手持兵器,一步步謹慎向前走去。很快他們看到在屋子前的台階上,躺著彆的一個守捉郎,一樣鮮血淋漓。最觸目驚心的是,一隻尖尖的紡錘正紮在他的左眼上,中間一架紡車翻倒在地。

這一帶小曲冷巷,住的都是平凡人家,院子最多也不過兩進。此時大部分人都在外頭觀燈,守捉郎直接闖的佛門。偶爾有在家冇去的百姓,驀地看到家門被踢開,都嚇得瑟瑟顫栗。守捉郎們普通會扔下幾吊錢,警告他們不準把看到的事情說出去。一時候雞飛狗跳,如悍吏下鄉收租稅。

俄然,一聲淒厲的慘叫,劃破夜空。

“頭兒,武侯還在那邊呢……”一個守捉郎提示道。

他們敏捷返回巷子口,但是已經晚了。幾個守捉郎倒在地上,擔架上隻要一個滿麵鮮血的傷者,阿誰凶手早消逝在黑暗中。“砰”的一聲,隊幫手裡的大錘狠狠砸向中間的土牆。

他們冇倉猝出來,而是提著燈籠俯身去看門檻,發明上頭滴著幾滴血,還未凝固。兩人不由得大喜,先向四周的火伴示警,讓他們敏捷挨近,然後抽出兵器邁進院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