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大帝_二十三 可笑的世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的確如此。”荀彧點頭道。

“先生過獎了,父親提及先生每次都讚不斷口,從剛到東郡的棄用五銖錢以物易物,到張邈兵變時保定鄄城,又有一副心胸百姓的慈悲心腸,真乃王佐之才。”曹彰也隨口拍了一句馬屁。

荀彧看曹彰不接,歎了口氣說道:“這說來就話長了,三公子可知‘舉孝廉’之製?”

荀彧沉默不語,明顯他是曉得曹彰笑甚麼的,曹彰一邊笑一邊說道:“我是名流,我說,你很有才,你就有才,哈哈,哈哈,哈哈哈~~~”

"郭嘉先生說過,舉孝廉因為朝綱廢弛成為了豪族相互保舉本身親族東西,與征辟製和任子製難道也大同小異了?”曹彰驚奇道,如果漢朝隻要這三種體例從政那幾代以後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州郡官員,不都成了一堆大大小小的官二代了?

“下句是:說你不可,你就不可,行也不可!”說完後曹彰問道:“是否很應景?”說完縱聲長笑。

“上句是:我說你行,你就是行,不可也行!”曹彰臉上笑意盎然。

荀彧笑道:“三公子說對了一半,另有一半是因為這類成了氣候的門閥大族普通都會自抬身價,專供一家之學,比如弘農楊家,傳至這代家主楊彪,出了三個太尉,一個司空,稱得上累世公卿,他們就專攻儒學裡的《尚書》,又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他們就專攻‘孟氏易學“,長於《禮》和《春秋》兩書。”

“餓??聽。。。。過。”是在史乘上看過罷了!曹彰在內心彌補了後半句,在他的認知裡,一向覺得“王佐之才”是後代史家對荀彧的評價,倒冇想過這是當世人對他的評價。

荀彧點頭笑道:“恰是如此,天下很多豪門士子都以此法作為入士為官的捷徑,更有甚者,掾吏忠於主官,主官也包庇掾吏,故吏憑藉於主官,常常要伴同主官出征、調轉、流徙,主官死去,故吏要服喪,乃至薦正犯法,故吏竟聲言替死,凡此各種,都被視為合於名教的時令行動,這已經成為了當朝的一種民風。”

“呃?一時感到罷了。”曹彰愁悶了,實在這首詩是大學的老傳授念多了他才被動地記下了,實在他連這首詩是誰寫的都不曉得。

“恰是如此,征辟製讓公卿牧守有了生長小我權勢的機遇,任子製和察舉製則成了讓世家豪族的子侄得蒙祖上庇護,宦途天然通暢無阻,久而久之,上到朝綱,下到處所,就構成了現在大小門閥盤根錯節的環境。”荀彧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