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帶著王匡悄悄北上趕往了孟津,剩下的十六路諸侯,則持續半死不活的‘賴’在虎牢關和汜水關。
“好,依計而行。”
到時候,全部天下,一分為二,他跟董卓分庭抗爭,他當中原的戎頓時將軍,董卓則持續當他關中的董太師,誰也不受誰的束縛,豈不快哉?
李儒微微一笑“不知我預算的準不準,不過,很快就會曉得答案,主公必須頓時出兵,切不成忽視。”
連番兩戰,董卓捷報頻傳,凱歌不竭,西涼軍氣勢更勝,反觀盟軍這邊,損兵折將,士氣一落千丈,討董的但願,更加迷茫。
因為糧草耗損嚴峻,他們不得不持續派人供應,隻要盟軍一日不退兵,孔伷和韓馥就得持續供應糧草,袁術固然賣力糧草調劑,但是,他可向來冇有從本身的轄地南陽往火線運送過一車糧草。
袁紹是等閒不會退兵的,光是這顯赫的盟主身份,他就不忍捨棄。
見世人度望向本身,袁紹沉吟了一會,忙安慰道“諸公勿憂,我早已派人飛馬趕往了汜水關,想必現在孫堅等人已經領兵正往虎牢關這邊援助。”
董卓讚成的點頭道“此計甚善,依計而行。”
除了曹操和孫堅故意跟董卓持續決鬥,剩下的那些諸侯,冇有人情願持續跟董卓膠葛,巴不得早日退兵。
本來,袁紹並冇有跟王匡在一起,而是屯兵在了河內。
每次董卓領兵出城,關東諸侯必然會敏捷後撤,一旦董卓引兵回城,這些諸侯們又陰魂不散的重新集合了上來。
但是,見袁紹曹操都無退兵之意,大師隻好耐下性子,持續‘捨命相隨’。
孔融站起家來衝袁紹扣問,袁紹也是咋舌不已,心說,你問我,我問誰去?
董卓手扶垛口,趕緊點頭。
這內裡最慘的諸侯,就是潁川太守孔伷和冀州刺史韓馥。
“盟主,這……眼下,我等該當如何應對?”
這一日,李儒行色倉促的來到董卓的房中,神采寂然的說道“主公,據標兵來報,袁紹和王匡已經偷偷引兵繞到了我們身後的孟津,想從後側偷襲我等,主公,不成不防。”
固然自從進了洛陽以後,董卓醉生夢死,整日花天酒地,行動敗北至極,但是,論統兵兵戈,董卓絕非無能的草包。
現在的關東諸侯,十之八九都在翹首張望,就算是曹操和孫堅,也不敢下決計跟董卓決一死戰。
徐州兵還好些,其他的盟軍步隊,哀鴻一片,氣勢空前低迷,將士們一個個東倒西歪,低垂著腦袋,不住的唉聲感喟,那裡另有一點甲士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