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徵說道:“晉人有安寧郡兵和秦州州兵兩支,安寧軍已經被我們擊潰,秦州兵有五千人俱是精銳,若能一舉毀滅,隴山以西便無後顧之憂。”
“隻怕齊萬年頓時就會犯境安寧了!”毛騰催促軍士快速行軍,終究在十天後度過了涇水,到達烏氏縣東部的涇陽城。方纔在城中安息,就又有軍情傳來了:“齊萬年從隴山北上,親率兩萬雄師進入安寧境內了!”
安寧軍和秦州軍都冇有歇息,連夜趕往固關,到了第二天中午終究趕到。在關後建好堡壘後,多日未曾歇息的軍士們頓時便矇頭大睡,總算是逃出了生天。
朝廷派出周處之前,中書監張華和中書令陳準就執意反對,陳原則直接建議讓在安定楚王之亂中表示凸起的積弩將軍孟觀率抽調三十六軍牙門去安定齊萬年,並直接說道:“夏侯駿與梁王都是貴戚,非將帥之才,進不求建功立名,退不怕失利開罪。周處一介吳人,奸佞勇果,去了長安是有仇無援。不如派積弩將軍孟觀,率精兵萬報酬前鋒,必能殄滅賊寇。不然的話,梁王必然會派周處做了前驅先登,不為救濟而將其墮入死地,則敗之必定。”
一貫大膽的皇甫澹也怯懦了起來,亦道:“臨涇城防堅毅。必然能守住,我們從速去臨涇還來得及。”
聽到皇甫澹一番言語,毛騰不由悄悄吃驚,方纔還感覺無兵可用,但是張光和皇甫澹兩人一張嘴,四千兵力就這麼來了。到底是事關本身好處,齊萬年可不像鞏更那樣和漢人大族結好,以是安寧的四大師族也不會像北地的傅家那樣在郡城危急的時候還“保持中立”,而是直接出兵抵擋胡人。
毛騰倉猝招來皇甫澹和張光。兩人亦是吃了一驚,張光急道:“現在之際,我等從速撤光臨涇城,城內另有義勇數千,合兵一處尚能戍守。”
“你們的產業塢堡都在安寧西部,臨涇城在安寧東郊,如果我們死守臨涇,齊萬年一怒揮師西進,屆時你們又當如何?”毛騰沉聲道。
趙王朝賈後一躬,說道:“陳、張二公隻怕不曉得關中的真相,齊萬年不過平常草寇,兵馬不過千人,兵器不過木棍銅刀,隻是竄聚山林難以剿除。解係身材有恙以是落敗,皇甫重輕兵遠征以是冇有得勝,而並不是這些賊寇有多短長。如果派孟觀帶牙門軍去,未免也太發兵動眾了。諸位想想,之前馬隆破樹機能都隻要三千兵馬,現在打個平常草寇就要出動精兵萬人,也太讓人笑話了。依老夫之見,周處悍勇過於馬隆,又曾做過新平太守熟知關中地形,隻要撥安西軍兵馬,讓周處為前鋒,周處必然能輕車熟路,為天子與皇後分憂解難。大師又為甚麼偏要說他是個吳人,來禁止周處建功報效朝廷的熱誠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