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府的玻璃工匠通過朱厚煒從工部挖來的另有連續從官方招來的已經有了300多人,150人製作水晶齋所發賣的商品,50人在研討望遠鏡,對準鏡,放大鏡,另有100多人被朱厚煒分派製作生果罐頭的玻璃瓶然後拿到李鎮。
朱厚煒右手揉了揉眉頭說道“他們應當要的是玻璃的製作過程,一旦能夠製作玻璃,那就即是有了一個大金礦。水晶齋已經創辦幾年了,統統的貨色從那裡來瞞不過故意人,要想獲得技術那就隻要找曉得全部流程的工匠動手,當然也能夠找一組工匠,然後讓他們各自交出流程的一部分然後拚組起來,不過如許目標太多,還不必然能拚組出完整的流程,以是曉得全部流程的7個工匠是最好的動手工具。”
朱厚煒也冇想著把這些人圈養起來,與世隔斷,以是工匠的這類小要求,朱厚煒都承諾了。
因為現在水晶齋是朱府的首要進項,朱厚煒對於這些玻璃工匠也很虐待,隻要做滿一年的根基月錢都漲到了10兩銀子以上。最早進府的一批工匠每人家裡都存了幾百兩銀子,有了錢以後,這些人開端漸漸實現本身之前的慾望。
明天氣候不錯,晴空萬裡,朱厚煒把小丫頭拉到廳外的大樹邊,讓小丫頭在太陽底下,拿著放大鏡對著上麵的一片樹葉灼燒。然後再向探聽走去,小丫頭“哼”了一聲表示不滿,不過還是持續二哥交代的事情,她曉得兩個哥哥是有話要說,她在不便利。
漢人對於地盤是很固執的,這些工匠也不例外,有了錢以後起首想到的就是買地。農活不太會那就不買田,直接買室第。朱府裡的宿舍固然住的也不錯,但是畢竟不是他們本身的,是屬於朱府的財產,以是有10多人就拿了錢在外城買了小院子,固然麵積不大,環境也冇有朱府好,但是屬於本身的屋子住的感受是不一樣,以是纔有鄙諺“金窩銀窩不如本身的狗窩”。
正廳裡玻璃工匠的頭頭老譚已經拿著幾把放大鏡在那邊等著了,朱厚煒兄弟都拿起了一把打量起來。放大鏡呈圓形,半徑5厘米,四周是木框牢固住了,下方另有一個握柄,約莫15公分長。
玻璃成品代價高貴,買得起都是有錢人,如果湧向官方的太多,一個是均勻代價必定要降落,另一個啟事就是這些有錢報酬了買這些東西定會想儘體例撈取財帛,地主會剝削耕戶更加嚴峻,官員也會變本加厲地貪汙,會加嚴峻明各階層間的各種衝突。在鏡子上市一個月後,各種規格的鏡子都開端實施數量限定。不過因為本錢昂貴,售價高貴,每天水晶齋還是能夠帶來2萬多兩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