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者的二戰_第三章 軍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適時中國最早的軍校應當算是定陸軍軍官黌舍,簡稱保定軍校,建立於1902年,停辦於1923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校址在河北保定市,前身為清朝北洋速成武備書院、北洋陸軍速成書院,陸軍軍官書院。民國後改稱保定陸軍軍官黌舍。黌舍的最後賣力人是馮國璋,當時稱總辦(即校長),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厥後,軍事專家蔣百裡、第二次直皖戰役中任皖軍總批示的曲同豐等都前後擔負過校長。

黃埔軍校,全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黌舍。是近代中國最聞名的一所軍事黌舍,培養了很多在抗日戰役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批示官。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的一至六期,舊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第六期有武漢分校),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創建,目標是為百姓反動練習軍官,是百姓當局北伐戰役同一中國的首要兵力。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製爲中心陸軍軍官黌舍,1946年再改製爲陸軍軍官黌舍,並於百姓當局遷台時遷至台灣高雄鳳山。

“你這不廢話嘛,”饒永海眉頭一皺,兩眼一瞪,不悅的說道:“我說3排長,彆在這裡瞎嘀咕,艦炮都在兵艦上,離這十萬八千裡呢?再說了這裡是陸地上,兵艦都不能開上陸地的你怕甚麼!”

厥後有1906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天津韓家墅創建北洋陸軍講武堂學員定額180名,為當代兵者研討武學之所。後各地督撫經奏準,連續建立了南洋(設於南京)、江西、雲南、東三省、湖南、廣東等陸軍講武堂。1911年辛亥反動後持續儲存,1928年停辦。各地講武堂構造、學製等環境不一。影響較大的有雲南陸軍講武堂和北洋陸軍講武堂等。講武堂的軍事課分學科和術科。

自1924年6月在廣州創辦到1949年底遷往台灣地區高雄鳳山,在大陸共辦了二十三期,在台續辦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陸期間其畢業生包含各分校、練習班在內,計有41386人。

若從民國元年(1912年)算起,保定軍校辦過九期,畢業生有6000餘人。若從北洋武備書院算起,保定軍校練習了近1萬名軍官,此中1600多人獲得將軍頭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