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張不凡已捏碎銅鼓殘片。鼓聲喚醒河底甜睡的滇國銅鼓陣,將蛇神像震出裂縫。他躍上那迦的第七顆頭顱,從袖中抖出在耽羅島煉製的"滅神砂"。砂粒滲入金像的刹時,全部中南半島的地脈俄然轉向,吳哥窟的塔尖齊齊指向長安方向。
---
- 丐幫《燒餅歌》切口被宇文拓破譯,藏於歌謠中的六處兵器窖遭官兵起獲,喪失陌刀三千柄、弩機五百架。
山顛傳來龍脈斷裂的脆響,張不凡的金蟬靴踏碎最後一道結界。小野妹子已化為半人半蛇的怪物,蛇尾纏著從泰山盜來的封禪玉冊。八顆蛇首彆離叼著中原重器:司母戊鼎、越王劍、《蘭亭序》、渾天儀...
---
"中本來的盜天者。"蛇神像後轉出個戴黃金麵具的祭司,手中的權杖鑲嵌著交趾郡守的印綬,"真臘的國運不是你們能..."
泗沘城的七重城牆,實為按《周禮·考工記》"方九裡,旁三門"的縮略版製作。武王扶餘璋的陵墓朝向並非正北,而是對準洛陽白馬寺塔尖,以此盜取中原佛運。漢江口淹冇的隋軍戰船,被百濟巫祝安插成"九曲鎖龍陣",船骸間吊掛的銅鈴刻著河圖洛書,每逢漲潮便奏出《易經》爻辭的韻律。
張不凡的草鞋踩在熊津江乾的淤泥裡,靴底粘著的富士山硫磺正與江水中的龍氣融會。他望著對岸的泗沘城,這座百濟王都的表麵在雨中扭曲如蜃樓——這是倭國陰陽師臨死前佈下的"海市蠱",城中三萬百姓已成煉陣的活祭。
富士山的初雪泛著詭異的青灰色,張不凡踏著冰碴登上劍峰時,懷中的羅盤針正猖獗啃噬銅製底盤——這是倭人用鬼域比良阪的冥鐵煉製的"噬運針",指針每轉一圈,中原某處便有一處龍脈乾枯。
"將軍,艙內有異!"親兵撬開鏽蝕的艙門,驚見三百具身披前隋鎧甲的屍骨圍坐成八卦陣。陣眼處供奉的玉璧刻著"漢四郡"邊境圖,裂隙中排泄靺鞨部落的薩滿血。
蒲甘佛塔群的塔尖擺列,暗合開元年間僧一行繪製的《覆矩圖》。伊洛瓦底江底沉有南詔國進獻的"洱海銅龍",龍脊鑲嵌的108顆綠鬆石對應上清派《黃庭經》穴位。驃國樂工吹奏的七絃匏琴,腹腔藏有武當山紫霄宮雷火殿的香灰,按十二律呂調絃時可鬨動滇池水脈。
---
**伽倻(朝鮮半島)·詩蠱遺毒**
淵蓋蘇文揮刀劈向玉璧的頃刻,整艘鬼船俄然下沉。江水灌入船艙時,屍骨手中的兵器浮空結陣,將高句麗戰船困在失傳已久的"井田殺局"中。而在江底淤泥裡,張不凡提早埋下的三百顆倭國陰陽寮頭顱,正排泄淨化高句麗龍脈的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