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匕首貫穿蛟龍左目標頃刻,汴河水驀地凝成萬麵菱花鏡。青鸞在無數鏡麵中瞥見本身破裂的倒影——偶然是頭戴十二旒冕的女帝,偶然是身披羽衣的巫祝,最駭人的一鏡中她竟與屍傀王骨肉相融,腹中伸直著長滿鱗片的胎兒。
**第四章·血讖
- 宇文拓在敦煌激發的誦經聲,與驪山始皇陵中的《四海歸一圖》共振
"該收網了。"張不凡的聲音穿透時空,青鸞腳下的汴河刹時乾枯。河床暴暴露由曆代兵戈熔鑄的九州版圖,每處疆場遺址都豎起赤色碑文。她瞥見本身站在長安城頭,手中青銅鉞劈開的不但是城門,另有纏繞在二十八宿上的運氣鎖鏈。
"奉告漕幫的蛇公,"青鸞的指甲在冰麵劃出溝壑,血水主動聚成陰刻符咒,"下月初三走鄱陽湖水道時,船艙夾層的五百石青鹽要換成骨灰——記得用安史之亂時範陽節度使府的火炕磚來煆燒。"
"少仆人,戌時三刻了。" 漕幫男人將鐵索係在沉船桅杆上,鎖鏈紋著的不是平常海波紋,而是《曆代帝王巡幸圖》。青鸞瞥見鐵索浸泡處翻起赤色泡沫,曉得這是當年隋軍搏鬥的十萬民夫血泥。
"王氣東移三甲子,等的就是熒惑蝕心!"張不凡將青銅鉞插上天脈交彙處,刃身閃現出青鸞在汴河血戰的畫麵。他俄然扯斷纏繞心臟的龍脈金線,線頭濺出的火星撲滅了曆代史乘,火焰中站起十二尊帝王虛影,他們脖頸都拴著刻有張不凡生辰八字的金鎖。
---
---
驛站外俄然傳來馬蹄踏碎骨頭的聲響,比馬蹄更驚心的是鈴鐺聲。不是駝鈴也不是簷馬,而是宇文拓在敦煌藏經洞壁畫裡見過的"九幽攝魂鈴"。他捏碎袖中藏著的雄黃丹,在騰起的紫煙裡瞥見十二匹紙馬破雨而來,馬背上無頭騎士的鎧甲紋著大業九年的將作監印記。
- 流民中傳播的《燒餅歌》暗含喚醒古疆場陰兵的口訣
- 四十九盞續命燈對應二十八宿及廿一野,燈油異化著朱溫、安祿山等亂世梟雄的骨灰
- 長江斷流處浮出大禹量度江山的玄圭
屍傀王扯開胸膛,暴露用《快雪時晴帖》裱糊的腔室。那些筆跡在汞漿中遊動,王羲之的墨寶竟化作鎖鏈纏住青鸞腳踝。"讓你看看真正的《地脈堪輿圖》!"安祿山頭骨麵具轟然炸裂,暴露宇文拓母親的麵龐——她太陽穴插著半截玉琀,斷口處可見劉邦斬蛇劍的魚鱗紋。
- 三百六十處"地盤廟"實為龍脈節點監控站,廟中孺子皆飲過摻著傳國玉璽碎末的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