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唐_第0172章 文人相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昂的行卷中,隻錄了《山行》、《秋月》、《天淨沙?秋》三首作品。

艙中坐著衛長青、周亮、李昂,另有一名與衛長青交好的益州名流魏元、魏子玄。大家都穿戴文人常日風俗穿戴的圓領便服,頭上戴著交腳襆頭。

李昂淡然答道:“之前鄙人偶然於功名,隻喜讀《詩經》,偶有拙作也不過是自娛自樂。幾個月前在火井,鄙人給縣學捐資,誠懇助學;

兩天以後,恰逢官員休沐的日子。綠柳成蔭的浣花溪上,歌樂模糊,一艘畫舫悠悠地駛出城,畫舫軒窗帷簾高卷;

掩卷之餘,衛長青決定例外見一見這個很有傳奇色采的李昂。

但綜合全詩來看,三首詩固然描述的都是紅葉秋聲,但意境又各不不異,獨一不異的是,三首詩中的秋景都美到了極致。

特彆是前兩首,讀罷讓人頓生一種寵辱皆忘的出塵之感。

他這陣子當真讀書,很有收成,援引《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這句話加以回擊,可謂是妙不成言,不但從一個側麵證瞭然他熟讀經史,能矯捷應用,並且讓魏元冇法再追擊,並反襯出了魏元用心的不純,德行卑鄙。

衛長青是京畿藍田人,善於詩文,看了李昂的行卷以後,大為駭怪。

李昂在詩集合收錄的詩詞,不成能是在一個期間所作,那他之前為甚麼不鼓吹於世呢?如果你真是淡泊名利。何故現在又鼓吹出來呢?這前後衝突,不免讓人思疑。

有她在側穿針引線,巧舌答對,很快就讓艙中氛圍活潑了起來。

但在李昂看來,衛長青與魏元很有一唱一和,借即興賦詩持續考覈他的意義。

他放下酒杯後,便開端發難:“李郎君如此才調,卻不知師從何人?”

魏元年過三旬,按春秋算,比李昂長了一輩。他麵龐清臒,鬚髮蕭疏,看上去很有滄桑之感,隻是目光中所透出來的光芒並不見得平和,對李昂的答覆,他很不對勁。

李昂援引《左傳》這句話的大請安思是:人重視名聲,這是德行的詳細表示。而德行纔是一個國度的立國之本。

除了四人外,另有幾個翠雲樓的女人賣力演樂,以及斟酒分茶,此中一個恰是衛長青鐘愛的百合女人,她身形飽滿。但談不上肥胖,一副姣容如月的媚態。

除了詩作外,普通士子的行卷還會有幾篇賦,但李昂的卻冇有,而是就印刷業的生長將對大唐的文明昌隆所起到的鞭策感化寫了一篇策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