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晚風吹來,滿樹杏花搖擺,落日尚未西下,兩顆星星已經在黃四娘眼中閃動。
換而言之,在農業方麵著力,最好的成果不過是順利完成朝廷規定的農稅罷了,不成能為朝廷增加一點賦稅。
李昂說得越多,似懂非懂的崔寅越是感覺高深,比如便宜的勞力能吸引販子,他懂,但如何纔有便宜的勞力呢?優惠的政策能吸引販子,這事理他也懂,可這詳細的政策如何製定,倒是題目。
李昂這番話,讓崔寅頓覺醍醐灌頂,很有種交淺言深的意味,讓他思路了了了很多的同時,也充滿了回味。說實話,他之前和天下大多數官員一樣,這官做得都有點渾渾噩噩。想出政績,但卻不知從何動手。
有些事情,說破了一文不值,但在冇點破之前,崔寅如許的的文官真不曉得這此中另有如許的事理。這下子,崔寅可謂茅塞頓開。
崔寅嚐了一塊紅燒肉,頓時讚歎不已:“四娘不但人長得美,這廚藝更是本官平生僅見,善!大善!”
“崔明府,請!”
“實在也冇甚麼,說到底,身入宦途,要麼光宗耀祖,宦途亨通;要麼濟濟知名而邊沿化;要麼就是如我前麵所說,丟官離職直至禍及滿門。而這統統,究其底子,關頭還是要有上得檯麵的政績,以及有人賞識你並且加擢任。隻要這些均齊備,官運亨通纔有了根本,不知崔明府覺得然否?”
“莫非李賢弟另有高見?”
如果說之前借公孫靖宇之勢,讓崔寅不得不平服,是李昂對勁的一筆之話,那麼現在,仰仗本身的才氣,讓崔寅打心眼裡佩服,這就更了不起了。黃四娘真恨不得崔寅俄然消逝,然後…….
“李先生可否說得更詳細一些?”
大興教養,實不失為良策,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在短短三年內出人才,更加不成能。最多是搭起個台子,把官學辦得熱烈點,但就算是如許,也需求有大量財帛投入才行。
這個是天然,崔寅豈會不知,隻是他不敢托大,謹慎地說道:“還請李賢弟見教。”
那麼要想有所作為,隻能從多財這一點動手。正所謂無商不富,隻要工商能在短期內帶來大量的財產,使賦稅成倍地增加。有了錢,崔明府能夠大修水利,大興官學,進而給崔明府帶來彆人望塵莫及的政績。”
崔寅站起家來誠懇誠意地作揖道,他連稱呼都換了,可見心中愛護。
但題目又來了,興工商倒是能夠快速出政績,但他們這些文官,向來恥於言商。談到興工商,那是兩眼一爭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