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更是勃然大怒,喝道:“給我把他亂棍打死!”
楊素已死,楊林遠在燕雲,蕭禹得寵被貶,朝廷總自五貴以下,都對出兵高句麗噤若寒蟬。現在楊廣肝火沖沖的坐在禁臠寶座上,目視群臣。除了宇文明及等一二人支撐出兵,其他大臣想反對確不敢出頭,都在躊躇。
裴矩想了想道:“皇上,蘇大人所說極是。依臣鄙意,非得請突厥出兵互助不成。彆的百濟國和高句麗有深仇大恨,可派使者前去遊說,與其聯盟,兩麵夾攻,必然勝利。”
一場囊括中國的大動亂,由此拉開帷幕。
“高句麗不成伐有三:聖天子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兵戈服人,不然落空仁義之心,就算討伐勝利,卻不能收伏其心,天長日久,高句麗一樣還會落空,此其一也;高句麗路途悠遠,氣候苦寒,雄師遠征,補給不敷,勞民傷財,勝負未為可知,幸運得勝,也是得不償失,此其二也;現在宇內昇平,百姓安居樂業,若動兵戈,隻怕有宵小匪類趁機作怪,禍亂國體,擺盪底子,此其三也。”劉炫侃侃而談道。
“隋朝暗中拔擢處羅,大汗不會不曉得吧?”哈密措道。
楊廣一皺眉頭,此事他也曾經想過,不過也不能把始畢常留東都。
二十萬隋兵在燕雲邊疆對高句麗的的虎視眈眈以及結合突厥一起打擊高句麗的打單並冇有讓高句麗王高元臣服,反倒激起他的脾氣。楊廣派去的使者6知命被割了耳朵放返來,這對於一向以為普天之下都是隋朝光輝覆蓋的楊廣是個龐大的熱誠,在龍顏大怒的景象下,兵部的大臣天然不以為楊廣會對濟南府的戔戔小事有興趣。
“高句麗和突厥唇亡齒寒,我們就算不幫高句麗,也決不能幫忙漢人,到時候坐山觀虎鬥吧。如果中原亂了,說不定我們能揀到便宜呢。中原,可真是個花花天下啊。”始畢望著一望無邊的大草原,感慨的道。
攻打高句麗,這是使者在高句麗被熱誠以後,楊廣獨一的設法。泱泱中華,堂堂天朝,物華天寶,地大物博,有長江黃河,五嶽淩雲,京杭運河,東西兩都,文物賢才,何止億萬?四方諸國連強大如突厥也前來朝賀,隻要戔戔蠻夷高句麗小國,鄙視大隋,楊廣身為天可汗,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