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大殿,就見頭髮斑白、華貴至極的婦人麵色凝重,高坐大殿之上,恰是藺洵的生母——太皇太後秦氏。
崔氏頓時噎住,她總不能說,傅家是想要慕笙笙頓時和他兒子的屍身拜堂,然後再一起下葬吧?
擺佈不過兩個死人,何必為了這些可有可無之事傷了活人的和藹。
天子藺珩臉孔清俊,儀態端方,一身貴氣,是皇室經心培養出來的擔當人,隻不過畢竟幼年,身形頎長卻清臒,與中間慎重成熟的藺洵比起來,非論樣貌還是氣度都減色幾分。
皇宮大內,迎著朝陽,朝臣陸連續續堆積於大殿上。
藺珩麵帶笑意,體貼說道:“皇叔切勿過分勞累,本日定要好生安息,明日中元節的祭奠大典,還需皇叔親身主持。”
兩人說著明日祭祖大典事件,突而,一名寺人急倉促跑來稟報,“太皇太後傳喚攝政王。”
藺洵不悅,沉默半晌,才道:“待她身後,本王自會將屍首交給你們,再行結婚也不遲。”
這天下,恐怕敢這麼怒斥藺洵的,也隻要太皇太後一人。
天子還獵奇,“朕傳聞,鎮國公夫人本日一早去求見皇祖母,說是要討說法,也不知所為何事。”
直到五年前,才坐了兩年天子的藺澤俄然暴斃,年僅十一歲的太子藺珩即位,秦王藺瀟為了皇位,舉旗造反。
崔氏好似曉得藺洵會說甚麼,從速又拿出一張婚契,“這婚事乃是宣武侯親身訂的,這是婚書,不過宣武侯實在趕不及返來,我兒又急著下葬,我們才得把婚事前辦了……攝政王放心,我兒雖去,慕女人還活著一日,臣婦必然讓人好生服侍著,讓她安度餘日。”
先帝藺澤是嫡宗子,一出世便被立為太子,名正言順,眾望所歸。
朝局動亂,內憂內亂,群虎環伺,北有匈奴未滅,虎視眈眈,南有藩王兵變,另立流派,朝堂上也是貌合神離,紛爭不竭。
藺洵和先帝藺澤,都是麵前這位太皇太後秦氏所生,年紀相差七歲。
因為之前的事,太皇太後與藺洵的乾係一向不好,不過,畢竟是藺洵的生母,麵子工夫還是要做足的,他可不想留下不孝之名,受人詬病。
慕笙笙明顯還活蹦亂跳的,那裡像是要死了的模樣?這些人如何一個個都急著給她安排後事!
藺洵天然心知肚明。
藺洵答覆,“本王這就疇昔。”
太皇太後聽了事情委曲,也采取了藺洵的發起,畢竟冥婚這事情不太麵子,再鬨下去,隻會讓人貽笑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