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屈曆史毀滅者_第十四回 “替天行道”新解(4K+)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千馬軍轉化成了1千中原鐵騎。

兩隊人馬,一前一後,直往濟州城去了。

上麵的嘍兵將案幾上的金爐內,插好已經撲滅的長香。

隻能任由著一眾梁山頭領,站著聽那蕭讓宣讀丹詔。

眾兄弟此時誰敢不從,儘皆回道:“謹遵哥哥將令!”

此時,大堂中間已放好了三個幾案。

1萬步軍轉化成了8千槍兵和2千野人(叢林山地行軍速率和進犯力加成30%)。

5千弓兵轉化成了2000短矛手和3000長弓手。

卻本來是前次朝廷招安時,那聖旨中將梁山一世人等,儘皆唾罵了一番。

宿太尉本來自誇‘仁義君子’,並不想勾搭朋黨。

便喚來蕭讓宣讀那詔文。

彭毅誠這番話說的慷慨激昂、字字都如發自肺腑。

那水麵上,已停好了千百隻戰船,載了1萬多人,千船齊發,不過一時三刻,就渡到了梁山腳下。

大師聽明白冇有!!”

但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懺悔了。

但另有些頭領,臉上雖不動聲色,但眼中卻暴露些許不覺得然。

當然,即便是如許,他臨時也不敢說要造天子的反,隻說要撤除朝廷裡的奸臣罷了。

“主播硬是要得!”

“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公獎懲以定兵戈,求賢何嘗少怠,愛民如恐不及,遐邇赤子,鹹知朕心。

宣和四年春仲春日詔示!”

一時候,忠義堂裡群情激奮,大多數梁山豪傑,都被彭毅誠一番話,說的熱血沸騰。

他這話裡有話,較著在宿太尉呆在梁山這兩天,和他達成了某種買賣。

彭毅誠又引著宿太尉,帶著眾兄弟,直至忠義堂前上馬。

觀眾們細心一看,這時彭毅誠正帶著大小頭領,將那宿太尉送下了梁山。

比及這一世人馬,到了梁山十裡外,便看到彭毅誠騎著“照夜玉獅子”,帶了梁山眾兄弟,另有一萬步軍、三千馬軍,都站在山前大道正中等候。

我等一走,那苛捐冗賦、徭役重負,便都捲土重來。

然後便以練習軍士的名義,用這些虎帳將梁山1萬步軍、5千弓兵、1千馬軍,全都轉化成了《地球帝國》裡的特彆兵種。

當下對彭毅誠拱手道:“宋頭領一貫可好。華州之恩,宿某冇齒難忘啊!”

何況,他本來就像在梁山眾兄弟心中,建立更加先進的信心和思惟,才氣便利這些兄弟,今後能接管他提出的鬥爭綱領和目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