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定容律_第50章 下揚州(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馬未說:“孟巡檢,我們是第一次來揚州,揚州話聽不太懂,偶然候與揚州人交換端賴比劃。”

馬成說:“我們是臨風的朋友。”

言律立即解下他的“腰舟”遞給我說:“薑大娘,清容,我傳聞你們不會泅水,我們還冇有到‘芍藥橋’,河水深,‘腰舟’你們該當本身拴著。我會泅水,這個‘腰舟’能夠留給那位落水的小娘子。”

敏敏說:“看,江蠶豆的魚竿動了。”

除了客船和官船以外,當時渡口四周還停放著很多烏篷船,我不曉得烏篷船是不是揚州人和常州人常常乘坐的船,我在汴京很少見到這類船。下船後,我們在四周的酒樓留宿,我和娘住一間房,阿爹和言律住一間房。

阿爹接著說:“乖乖隆地咚。”

廳堂的牆上,掛著一幅書法:厚德載物。廳堂的桌子上,擺放著渣鬥,鮮花,紫沙壺,茶水,栗子,方糕,插著竹簽的切塊的生果,淡青色陶瓷香爐,香爐裡飄來沉香的味道。

舒大娘說:“這是白居易的《采蓮曲》,小娘子用揚州話唱的。”

娘用揚州話說:“乖乖隆地咚。”這句話在書裡說是表示讚歎,非常了不起的意義。

我問:“言律,橋名中間畫船錨,這是說船會在這些地點停靠下船嗎?”

我笑著說:“看來我們很有默契。”敏敏興高采烈。

敏敏繫好“腰舟”。孟大丈問:“言律,落水者普通需求幾個‘腰舟’?”

我和娘笑著說:“不客氣。”

長相老成的男人說:“鄙人馬成,這位是我弟弟,馬未。”

阿爹說:“言律的字看著真是賞心好看啊。”

我說:“言律也是個好官。”言律衝我笑笑。

江蠶豆的魚竿的竿頭往下彎,不一會兒,他釣起來一條小黃魚。船駛過水閣,江蠶豆收起魚竿,在窗戶前和敏敏相互揮手告彆。

言律,舒大娘和男人大聲講方言,敏敏說:“哥哥讓那位跑步的哥哥買一根很長的粗麻繩和兩件衣裳,粗麻繩的一頭拴在樹上,衣裳掛在樹上,娘讓跑步的哥哥買一瓶‘風寒丸’。”

阿爹接著先容說:“二位郎君,這位是孟巡檢,那位是她娘子,舒大夫,坐在孟巡檢中間的,是他們的兒子,孟言律,坐在舒大夫中間的,是他們的女兒,孟小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