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誌與羅大千、崔希敏縱馬向西北方馳去,上了一座小山嶽,向前眺望,隻見大隊清兵簇擁衝來,數十名馬隊高舉白旗,揮舉疾衝,後隨數千名馬隊,手中長刀映日,甚是威武。羅大千皺眉道:“這是韃子正白旗精兵,是豫親王多鐸的軍隊,多鐸是多爾袞的親弟弟,所帶的韃子兵最稱精銳。”袁承誌曾親目睹到多爾袞刺殺皇太極,曉得此人陰狠毒手,說道:“好,我們跟他狠狠打一仗!”
洪勝海向袁承誌道:“主帥請在此督戰,小人領頭衝鋒!”袁承誌道:“好!”躍上戰馬,羅大千與崔希敏也均上馬。
半晌之間,崇字一營的馬隊上前交兵。清軍馬隊彎弓搭箭,羽箭來如飛蝗,崇字軍紛繁落馬,有的崇字營馬軍回箭射去,箭出有力,清兵舉輕盾一擋,箭枝便即滑落在地。承誌見局麵倒黴,拔出金蛇劍,大喊突入敵陣。這是千軍萬馬的兩陣比武,袁承誌武功雖強,脫手雖快,也不過砍殺了十餘名清兵罷了,又怎擋得住大隊敵軍?對陣數千乘馬隊吼怒而至,有若怒濤,崇字軍雖奮勇抵抗,卻擋不住這排山倒海般的兵勢。
孫仲壽道:“韃子兵騎射工夫了得,我們是鬥不過的,自從宋朝以來,便是如此。當年嶽飛嶽爺爺以是能打贏金兵,便是本身先練好了嶽家軍的武功,朱仙鎮一戰,才氣打得金兵落荒而逃。”羅大千道:“是啊!以是疇前袁督師不竭要跟皇太極媾和,要偶然候來練袁家軍的武功,但是昏君反冤枉督師與仇敵媾和是‘通敵’。我們眼下倉促進軍,要練武功是來不及了。固然已不是烏合之眾,但人數遠遠不及清兵。”
不到一個時候,崇字一營的二千餘兵將或中箭落馬,或為刀砍槍刺,慘呼斃命,清兵後軍跟著又稀有千名殺到,大隊清兵衝過承誌身邊,殺向他身後的崇字二營。袁承誌心下悄悄叫苦,倉猝回馬,去和崇字二營的弟兄們並肩抗敵。他從清兵手中搶過一柄長槍,橫挑直刺,又殺了十餘名清兵。這些清兵前額剃了禿頂,腦後拖了一條小小辮子,右肩暴露,肌凸膚粗,神情凶悍非常。承誌一槍戳入一名清兵腹中,那清兵大聲謾罵,跳起來要撲向他冒死,承誌橫過槍桿,將他打落。
隻聽得山上號角吹響,倒是西方有警。袁承誌要照保全域性,順手殺了三名清兵,急奔回山。隻見孫仲壽與羅大千、羅立如、焦宛兒等正高傲聲發令,批示部下守住山口。山下羽箭如飛蝗般射來。袁承誌拾起地下一塊盾牌,急躍上前,擋在宛兒身前。禿的一聲,一枝長箭射上盾牌,彈了開去,若不是他這立即一擋,宛兒非死即傷。宛兒已嚇得臉無赤色,叫道:“袁相公,多謝了!”承誌將盾牌交了給她,說道:“謹慎擋箭!”向山下瞧去,但見白旗與鑲白旗招展,這兩旗清軍與藍旗分自西方南邊,三旗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