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實惠,實在就是要錢要兵吧,而皇上不想給,以是要找平輩的藩王去均衡。玉暝想了想,便有了決定,說道:“盧統領,謝統領,出府的親兵還請二位操心。不必太多,就帶五百吧。”
江靈兒茶不思飯不想地等玉暝的複書,到了第二天午後,信就到了。江靈兒拆開一看,隻是四個字:“吾亦念卿。”
封了匣交給親兵,玉暝內心暗笑,幾近能夠想像出江靈兒接信時暴跳如雷的模樣。
這個卿字江靈兒不認得,不由急得團團轉,頓時拿了信去找莫羽玲解惑。莫羽玲笑著解釋了一番,然後道:“你這信是如何通報的?能夠讓我也搭個順風舟?”
天南地北的十二位藩王,冇等來中秋家宴的聖旨,卻等來了皇上駕崩的聖旨。聖旨到時,太子玉昕已經繼了皇位,次年,改元慶豐。
江靈兒公然寫了封合適要求的信:“百!”
呃?這小丫頭,實在是……玉暝都不曉得如何說了。“知人知麵不知心”是《增廣賢文》裡的句子,冇想到小丫頭彆的記不住,這話倒是過目不忘,頓時拿出來現學現賣了。
世人各自去籌辦。聖旨既然說是旨到之日起行,那就是入夜之前要解纜。玉暝回了正院,徐媽媽已經把玉暝的衣物戰役常器具清算出兩個大箱子,見他返來,便問:“王爺,此次帶誰同業?”
徐媽媽聽玉暝如此說,隻得承諾了,自去叮嚀人傳話給王妃。
裡頭就一句話:“吾甚念王爺。”
玉暝道:“王妃留在青州。”
江靈兒道:“王爺,如果事情不妙,你要開溜!”
聽他自稱朕,玉暝略覺不慣,不過麵上涓滴不露。當下也不回絕,謝了句恩。
玉暝道:“此次是回京辦事,不宜帶太多人,除了福伯,我屋裡就帶昭兒和翠屏兩個丫頭吧。”
玉暝叩了一下江靈兒的腦袋,神采寂然地提示了一句:“這話可不能往外說!”
江靈兒道:“我明天早上起來,眼皮就一向跳。”
玉暝忍不住瞧袁軼,袁軼正點頭晃腦地品讀莫羽玲作的一首寫離情彆意的小詩,一臉沉醉。玉暝暗歎一聲,小丫頭文明程度有限,戀慕不來啊,隻得傳筆墨來複書。
玉暝又對袁軼道:“有勞袁師隨我同業。”